文艺与科技共舞 乡野间播撒新知微光
发布时间:2025-07-31 10:48: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2025年6月30日至7月14日,南京工业大学荆楚渡舟支教队的12名队员在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李胜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爱心支教活动。这支由七位男生、五位女生组成的支教队伍,旨在通过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教育,为当地儿童拓宽知识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
传统文化课程在校园里掀起阵阵热潮。"彩带龙"课堂上,3米长的彩绸在队员手中如灵蛇游走,孩子们模仿着抖腕、转腰的动作,起初总把彩绸缠成一团,却在一次次练习中找到韵律。舞龙课程里,11名孩子抬着简易龙身,在"龙头"的号令下不断调整,从最初的磕磕绊绊成长为日后的默契配合。当“东方龙”精彩亮相时,操场上爆发出震耳的欢呼。武术课上,五行形意拳的招式刚劲有力,孩子们扎着马步、出拳如电,同学们练得很认真,尽管汗水浸透衣衫,仍咬牙坚持,这些课程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既锻炼了体魄,又涵养了品格。
图为荆楚渡舟支教队舞龙特色课程。朱政供图
科技类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世界的新窗口。物理课上,电池、导线和小灯泡成了最受欢迎的教具,孩子们围在实验台旁,盯着串并联电路中明暗变化的灯泡,眼神里满是好奇,纷纷伸手尝试拆装,当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时,教室里漾起一片雀跃。化学课的"火焰掌"实验引发阵阵惊叹,孩子们排着队,戴着手套捧起泡沫,看火焰在掌心跳跃又熄灭,在新奇体验中聆听队员讲解燃烧与气体的科学原理。生物课上,营养卡片让健康知识变得鲜活,孩子们围绕膳食搭配展开热烈讨论,在互动中建立科学的生活观念。地理课化身"微型植物园",孩子们共同种下小番茄种子,课间总会围在窗台观察,认真记录生长变化,期待着种子破土而出的瞬间。
图为一名队员在为孩子们指导化学实验。朱政供图
美育课程则像一缕清风,为校园注入灵动气息。音乐课上,孩子们齐声合唱《追光者》,稚嫩的歌声虽不完美,却透着纯粹的热忱,声部从参差不齐到逐渐和谐,孩子们眼神里闪烁着对旋律的向往。舞蹈课上,队员们带领大家跟着节奏舒展肢体,从最初的羞涩拘谨到后来的舒展灵动,跳跃转身间满是孩童的活力与朝气。美术课上,彩笔与画纸成了孩子们的魔法工具,有人画下带着翅膀的教室,有人把星空搬进田野,奇思妙想在笔尖流淌,完成作品时举着画纸互相展示的模样,让课堂充满童真与喜悦。
图为一名队员在为孩子们讲解AI使用方法。朱政供图
周末的主题活动更添实践色彩。"助残爱残,互助相爱"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扮演残障人士进行闯关活动来体会他们生活的不易——单脚跳跃课桌障碍、蒙眼投球入框……当摘下眼罩、放下踮起的脚时,不少孩子揉着发酸的手腕,望着队友的眼神多了份体谅。"AI赋能,乡村新生"活动则让科技贴近乡土,队员们指导孩子们使用 AI软件,用文字描述李胜村的大棚蔬菜、特色瓜果,生成一幅幅带着乡土气息的图片;再结合田间观察的记忆让软件生成未来农田的视频片段,孩子们围着屏幕,看着自己笔下的文字变成生动影像,兴奋地指着画面里的"智能温室"讨论不停。
图为荆楚渡舟支教队在李胜小学大门前合影。朱政供图
支教最后一天,队员们的行李里塞满了孩子们的祝福纸条,稚嫩的字迹记录着课堂上的惊喜与收获。李胜小学的校长说:“这些天,孩子们总追着问下节课要学什么,眼里的光从未如此明亮。”
两周的时光虽短,荆楚渡舟支教队却用传统文化、科技知识与美育,为孩子们编织了一段难忘的成长记忆。这份播撒在乡野间的希望,终将在未来生根发芽,助力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