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故事 | 7000万元纠纷七天化解,一次性解纷护航企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31 14:16: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护航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法院再显司法担当。近日,通州湾示范区法院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利用专业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仅用7天时间,成功化解了一起标的额达7000万元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此案的高效化解,正是通州湾示范区法院持续发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司法之盾”护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柳暗花明:从命悬一线到相濡以沫

7月16日,随着久久公司负责人司某打开手机里法院刚刚送达的解封通知,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明天是发工资的最后日子,久久公司的员工不知道,刚刚过去的一周里,他们的企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基本账户被冻结,工资发不出、采购款项付不出去,更为严峻的是,面对众多的外国客户,如果无法及时履约,企业经营马上停摆,不仅前期上亿元的投入可能化为乌有,这家200多人的企业也可能就此陷入困境,后果不堪设想。

7月25日,当原告蒋某的企业在收到第一期200万元的调解款之后,其紧绷的财务状况也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大为缓解。此前,企业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进账,经营同样岌岌可危。从诉讼到最终调解,从7月8日到7月15日,短短七天,原本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两家企业,如今却展现出了“相濡以沫”的姿态,互致祝福,共同期盼对方能在经济下行压力中行稳致远。

今天,两家企业携手而来,向通州湾示范区法院送来了锦旗,盛赞该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在严格公正司法的同时,牢固树立“一次性解决纠纷”理念,不仅实质性化解了纠纷,更提供了可行性强、保障性足且双方均可接受的司法解决方案,展现了高超的司法智慧。

七日攻坚: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

“我们的账户被巨额冻结,马上就是发放工资的日子,还有一笔贷款要周转,采购款项付不出去,如果两周内账户不解封,企业就撑不住了!”司某在知晓账户被冻结第二天就赶到了法院,寻求法院支持。考虑涉及园区内重点企业,通州湾示范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许利飞与案件承办人吴科副院长共同接待了司某一行人。

经深入了解,许院长发现,原告起诉金额巨大,被告企业虽然正常经营,但案件未进入实体审理,贸然解除查封仍存在较大风险,况且法律规定变更担保物应当征询原告意见。遂建议被告提供足额担保,并要求承办法官迅速征询原告意见,一次性解纷。

时逢周五,在通知各方周一下午调解后,吴院长放弃周末的休息时间,马不停蹄地与双方开展沟通。面对原告一开始的强硬态度,吴院长耐心释法析理,先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总价可以慢慢谈,部分价款可以先行给付,达成初步协议就能付款。”原告反复分析利弊,表示可以考虑。被告紧接着表达诉求:“原告报价太高了,可以先给付一部分,同时在诉讼期间鉴定。”吴院长顺势引导,给出进一步解决方案:“此法虽好,仍不是长久之计。若无法谈妥总价及后续方案,判决结果出来后,十五日内无法给付,仍不免要强制执行,又要冻结账户,何不趁机一并调解,当以企业经营为重做长远计。”司某深思熟虑后,对吴院长的话也表示认同,两家企业本合作愉快,只是对造价存在不同认识,如今“你死我活”,实无必要。

周一下午,在吴院长的多轮磋商后,双方就总造价达成一致,并决定当晚各自计算利息,次日上午互核后到院制作调解笔录。然而,周二上午,双方因利息计算相差500万元再生争执,谈判几近崩盘。面对巨大分歧,吴院长继续组织双方进行了五轮“背对背”调解。最终,在被告承诺增加月度付款额度,并同意设立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作为强力履约保障的前提下,原告放弃部分利息金额,双方就利息、后续还款计划及保障措施达成一致,成功签署调解协议。

七天攻坚,救急解难,本案以最少的程序、最短的时间,取得了最优的效果。

司法担当:从公正解“法结”到情理化“心结”

越是紧急、影响重大的案件,越需要法官运用法治智慧,拿出最佳解决方案,用公正裁判解开困扰双方当事人的法结,用心用情化解横亘在双方当事人内心的心结。一次性化解纠纷,既需要我们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这是我们调解的基础,也需要我们讲究方式方法,打开当事人的心结,消除当事人心中的症结,更需要我们提供具体可行的司法解决方案,许院长如是说。下一步,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法院将继续在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工作中不懈努力,把司法保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把服务大局的功能落到最实,用法官最温暖的工作路径,把当事人的问题解决在前端,解决在实处,用公正赢得信任,用温情打开心结。(梁希、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