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专家陈农教授:医者仁心 守住百姓的“第二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5-08-01 09:00:33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脊柱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十大被忽视的健康问题,成了困扰全世界10多亿人的常见病。脊柱像一座坚固的大桥,连接着人类身体,输送着生命的能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主任陈农教授表示,“脊柱被称为人体第二生命线,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农教授
审慎精进,20余载持之以恒
1994年,陈农教授把所有的高考志愿全部填写了医学专业,只因那时候同学们的职业理想一般为医生或者老师,“我自知口才一般,就索性学医吧,就这样读了医学专业!”“选择当骨科医生可以说是老天帮我选的职业,虽然很辛苦,但非常热爱。”他这样描述自己与骨科医生这一职业的结缘。“我们做医生,能把病人看好,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这一心理成就感,支撑着他在之后即使面对高压的工作,仍旧能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去服务病人,为病人祛病除痛。
2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他一直牢记导师董健教授的教诲,“做外科医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内心强大,终身学习”。多年后他在教导自己的学生时,也告诫他们医学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医生要终身学习新术式、新理念;还要有强健的体魄,一台外科手术动辄四五个小时,强健的体魄是站上手术台的前提;当然“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责任担当意识更不可或缺,为病人解决问题,才是医生治病救人的意义。
陈农教授(右)和他的老师董健教授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对骨科医生的需求增加。陈农教授于2007年和2011年先后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进修学习脊柱外科,2011年及2013年奔赴马来西亚古晋、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技大学(OHSU)进修脊柱外科,在创伤骨科和脊柱外科方面刻苦钻研,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凭借《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第十五届“银蛇奖”提名奖,首届“青浦区青年英才”和青浦区卫生系统第三届及第四届学科带着人,第五届名医等荣誉。
陈农教授在活动中(右二)
医者仁心,守好百姓脊柱健康
医生这一职业,既是高尚的,也是“高风险”的,但陈农教授表示,“医生本就是负重前行的一生,同时也是有价值的一生,不能怕。”
去年5月,一位91岁高龄的老人经人介绍找到陈农教授。“这位病人患有腰椎管狭窄,疼痛难忍,最多只能走5米”,他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认为具备手术指征,“但病人高龄,各脏器器官功能下降,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腰椎管中的压迫物清理掉,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于是征得其子女同意后,他找到医院最好的麻醉师团队,手术仅用1个小时便圆满完成。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像这种危难险重的手术陈农教授做了无数台,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着,只为患者更好的恢复。
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骨科领域被广泛提及。陈农教授也把这一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落地实施。他联合麻醉、护理、营养、心理等多学科团队(MDT),进一步优化围术期管理措施,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建立了术前、术中与术后的用药管理、饮食控制、镇痛管理、手术流程等一系列规范制度,极大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缩小了创伤切口、为病人节约了住院费用。
面对未来骨科的发展,陈农教授有着清醒的认知,“微创化、智能化与个体化是未来骨科发展趋势。”但无论是机器人等高新技术,还是新生物材料的应用,以医生为主导,以服务病人为宗旨的理念是不变的,借助新科技治病救人是一种福报,“这是医患双赢。”
陈农教授在美国OHSU手术中(左一)
从治疗到预防,践行健康中国新模样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念。从治疗走向预防,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据2016年中国疾病负担报告统计,脊椎疾病是国人首要致残疾病。假如一个年轻人因为脊柱疾病做过手术,很可能会对整个人生规划产生影响。“做完手术后,一定要注意预防,否则很大概率会再次加重,影响生活质量。”陈农教授表示,因此人人都需具备疾病预防意识,在手术前就把疾病规避掉。
“像脊柱的问题,比如颈椎病和腰间盘突出症等,是生活方式病,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诱发,80%~90%都可以保守治疗。”他表示,有腰间盘突出症状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要少弯腰、杜绝久坐多站等。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委员和复旦大学科普研究所委员,他在抖音、小红书、西瓜视频、微信平台积极开设视频号进行骨科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在健康医+益科普直播间便创下了2万多人在线观看的记录;参与编写《细说腰椎退行性疾病》等科普图书,跨越几千公里援医陇川,把临床经验与专业知识最大程度地辐射百姓。
“门诊发现,部分病人出现症状后对疾病不作任何了解,就直接来医院就诊,而医生在短暂的面诊时间内无法详细解释疾病产生的原因、危害等,极易造成医患沟通不畅。”2021年骨科支部创建“骨舞仁心”为民服务品牌,2023年,“陈农名医工作室”进驻赵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实早在10多年前,陈农教授就带领团队与社区、学校、企业合作开展了100多场各种各样的骨科知识科普讲座。如今每月开设科普讲堂作为“骨舞仁心”品牌及名医工作室的常态化服务活动,让基层百姓小病不出社区,了解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管理。陈农教授表示,做科普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知道骨科疾病要以预防为主、是贯穿生命全过程的重要之事。”
陈农教授在科普讲座中(左二)
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是《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的主要任务。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过程中,陈农教授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兼顾临床诊疗与科普,把人民健康时刻放在心里。这种医者仁心的情怀与坚守,也正诠释了他作为一名好医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