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实践队赴谢埭荡村:以青春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04 10:06:3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潮起江乡,风劲帆满。”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谢埭荡村以独特的红色底蕴、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为乡村发展探索的生动样本。近日,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谢埭荡村,开展“银发织红韵,电商焕乡兴”主题实践活动,以青春之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书写校地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谢埭荡村坐拥红色文化资源、银发群体活力与传统技艺根基,实践队紧扣“红色文化赋能电商”和“银发群体深度参与”的创新点,构建“文化挖掘-群体激活-产业赋能-成果辐射”实践模式,力求打造“有故事、有数据、有实效”的乡村振兴实践样本。
实践队走进村史馆,在历史回溯中挖掘“红色人物+农产品”故事。在谢埭荡村有一条船,是红船精神的赓续,对他们来说,也有着非凡的意义。2023年4月19日,对谢埭荡村来说是难忘的一天,一场特殊的赠船仪式在谢埭荡村红色党建馆内举行,非遗传承人章桂兴老人将亲手制作的红船模型赠与谢埭荡村,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红船精神”引导谢埭荡村的百姓将“首创精神”转化为敢于突破、锐意求新的时代精神。70年代,一批渔民年轻后代走上了村级领导岗位。他们将“内荡精养,外荡围养;养孵结合,科学致富”的渔业发展路子不断付诸实践,谢埭荡成了远近闻名的渔业村。90年代初,谢埭荡村一跃成为“亿元村”的省级明星村。实践队一一记录,感受红色党建馆中的文化底蕴,赋予农产品文化溢价,为后续电商推广筑牢文化根基。
在助力银发群体融入电商浪潮中,实践队突破传统帮扶模式。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时,不仅传授拍视频、加好友等基础操作,更聚焦“乡村主播”培育。指导老人策划农产品直播脚本,鼓励他们讲述乡村故事、展示乡土技艺。实践期间,完成与村民深度访谈,形成《谢埭荡村银发群体电商需求调研报告》,清晰梳理老人电商参与痛点与潜力;鼓励村民尝试“银发直播”,让乡土好物通过老人的“唠家常式”讲解走向更广阔市场。
围绕惠山泥人等传统技艺,实践队设计“儿童 -家庭 -游客”传承链路。开展儿童泥人制作活动,以“水乡童趣”为主题,引导儿童创作特色泥人;拍摄泥人制作记录视频,记录儿童从“好奇尝试”到“创意输出”的过程,为乡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此次谢埭荡村实践,是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学子以青春赋能乡村的生动注脚。未来,实践队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传播谢埭荡村实践经验,让青春智慧持续滋养乡村振兴沃土。有人说,乡村振兴是宏大的命题,但队员们在谢埭荡村读懂:所有宏大的叙事,最终都要落回到具体的人。而青春的意义,或许就在于用年轻的眼睛发现这些具体,用真诚的行动点亮这些具体,让每个微小的改变,都成为撬动未来的力量。
从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到银发群体的活力激活,再到儿童传承链的创新筑造,实践队以“青春之我”融入“乡村之需”,让谢埭荡村的振兴故事,既有红色底蕴的厚重传承,又有银发力量的创新涌动,更有童真童趣的生机盎然。这场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也为更多青年投身社会实践、助力国家发展,提供了“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春样本。
(文:徐宁、图:郑渝洋、孙旖雯、作者: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谢埭荡村文旅电商”实践团队、指导教师:谢海燕、吴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