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海宁市丁桥镇诸桥村:三个“一”守护文明花开

发布时间:2025-08-06 16:04: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近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杭召开。“文明浙江”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出“浙江有礼·文明城市”“浙江有礼·文明村镇”“浙江有礼·文明单位”“浙江有礼·文明家庭”“浙江有礼·文明校园”“浙江有礼·道德典型”等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社会文明新高地,打响“在浙江看见文明中国”品牌。

诸桥村位于浙江省海宁市丁桥镇西端,北倚盐官古韵,南揽海塘碧波,东接镇区繁华,地域面积4.5平方公里。近年来诸桥村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全面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先后获评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等荣誉。

一座书院存史育人

“尚学”之风引领“百年传承”

“正学书院”是诸桥文化的一个标志,如今已跨越三百余年光阴,至今仍在诸桥的晨昏中流转。2019年,化身为“诸桥记忆”的文化地标。书院内,历史名人展厅诉说着先贤风骨,红色记忆展厅激荡着热血初心,党员学堂里琅琅书声与时代共鸣。书院不仅见证历史,更是文明培育的重要阵地。书院创新开设“文明四堂课”:“道德讲堂”传承优良家风,“文明礼仪课”提升村民素养,“法治课堂”增强法律意识,“技能培训课”助力村民增收。2024年,书院累计开展文明培育活动10余场,600余人次村民参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书院开展接地气的理论宣讲,培育出众多文明家庭、身边好人,还涌现出全国内贸系统劳模杨奎中、嘉兴市劳模朱成源等时代楷模。

一个脸盆促赛选优

“共治共享”锻造美丽家园

假如询问村民,什么时候开始对村里的事有了较强的“参与感”,不少人的答案都会提到“一个脸盆”。2015年,诸桥村着手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怎样调动村民参与,一时间成为难题。为此,村里发放了1000个印着“美丽乡村建设我参与我承诺”字样的脸盆。这个“有面子”的脸盆激发了村民的热情。从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到打造美丽庭院、精品公园,再到2023年北曲泾港“碧水绕村”工程,村民们积极争先,争当“河长”。凭借这股干劲,诸桥村先后获评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等荣誉,夯实了美丽乡村建设基础,牢牢打下了美丽乡村的“底子”。

因为“说了算”,所以“抢着干”,自治的热情并不局限于守护“绿水青山”。近年来,诸桥村发挥微网格、户长会、乡贤理事会等作用,推行“民情直通车”提升治理效能,推广“一户一码”方便村民上报和解决问题。实施党员联户“秤砣分”,促使党员用心做好联户工作。村里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0支,年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60多场,培育文明实践项目4个,让文明新风遍吹全村。

一支红歌凝心铸魂

优化服务涵养精神文明

2025年1月21日,又到了一年一度领“春节惠民福袋”的时候。整个诸桥村都洋溢着喜悦,“阿叔,红包拿好,祝你新年快乐!”“好好好!谢谢!”今年76岁的赵大伯眼睛笑得只剩一条缝,今年他一共领到了780元,“里面一个是大家都有的红包,还有一个是专门给我们老年人的!天就算再冷,看看这个红包,心也暖了!”老年电大、太极拳队、书法班、合唱团……从“我教你学”到“你点我送”,服务更贴合村民需求。2024年,一支红歌从诸桥的田间唱响国家舞台,村歌《诸桥之恋》的旋律让全国听见了这座村庄的心跳。目前,诸桥村共有乡村文体队伍3支,参与人数超160人,气排球的跃动、舞蹈的翩跹、书法的墨香,让村民在乡村都可以拥有比肩城市的文体公共服务,让幸福“满圈”。5年来,诸桥村投入改造基础设施100余万元,建成正学书院纪念馆、农民休闲公园等民生工程。新建综合服务用房,打造皮贴画制作中心,升级党群服务中心,新增室外篮球场、健身器材、儿童乐园、骑士加油站等设施,建设健身活动场所、便民广场,配备健身房、乒乓球室等。全年开展“村潮”系列活动、全民运动会、邻里节、“我们的节日”等50多场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三个“一”,是诸桥村文明密码的缩影——书院存史、脸盆聚力、红歌暖心。这里,文化是根、治理是脉、民生是魂。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个体与集体共同奋进,诸桥村正以“文明花开满庭芳”的美丽画卷,书写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