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剂良方”构筑人才竞争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5-08-07 10:52: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功以才成,业由才兴。人才作为驱动民族复兴、制胜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其重要性愈发凸显。近十年来,国内数十城省竞相出台人才新政逾百项,诚意“百策求贤”,多维度延揽英才。这些政策归结起来,主要围绕推进人才本土化,落户、购房补贴、生活补贴、配套保障多给激励。但是,我们看到,虽然政策频出,但是却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些城市政策如虎添翼,人才集聚成效好,而有些地方则效果平平。仔细分析可看出,广聚英才要找准人才的“关键点”,有的放矢,精准制“方”,才能事半功倍。
开好“引”方,厚植人才集聚的根基。要找准人才集聚的动因,注重人才流动的规律,抓住人才的关注点,精准引才。要突出产业优势,强化产业对人才的集聚效应,做精做强优势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集群发展,形成人才集聚高地。要建好平台,大力推进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做好各类平台载体之间的整合,明确产业定位,配套扶持政策,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和人才创业基地。要灵活引才,在“高精尖”人才难以全职引进的情况下,要转变思路,通过建立“人才飞地”“人才离岸孵化器”的方式,柔性引进、离岸培养、项目化合作一批高端人才,打破人才地域限制,用好各类顶尖人才。
制好“用”方,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引进人才的目的在于使用人才,要牢固树立“以用为本”理念,做到人尽其才,从而不断夯实“人才高地”,加速推动发展。要科学评价人才,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人才扶持方面,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倾向,更加注重人才质量、贡献、绩效,坚持“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用好创新能力强、创新潜力大的真正人才。要精准扶持人才。以人才“需求侧”来推进制度“供给侧”改革,聚焦人才创新创业所需,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完善现有人才贷款政策,并拓宽创业扶持领域,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提供低成本的贷款资金支持。要用活本土人才,积极为本土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深入实施“凤还巢”“本土人才扎根计划”以及“大学生回本村任职工作”,全面激发本人人才活力,打造一支对地方有感情的“永久牌”人才队伍。
做好“留”方,营造栓心留才的港湾。在人才环境打造方面,立足以人为本,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让人才有更多的存在感和认同感。要拓宽服务内容。针对人才的需求,拓宽服务外延,打破政府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积极吸纳创业孵化、研发中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投融资等领域为重点的社会服务资源参与人才工作,为人才提供一揽子全程服务。要建立人才荣誉制度。对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授予荣誉、给予奖励;择优推荐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才代表、政协委员,让人才有获得感、融入感和归属感。加大对先进典型人才的宣传,让人才得到尊重和肯定,营造敬才爱才的社会氛围。要着力优化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让人才在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繁星闪烁的优美环境中创业立功。
广聚英才绝非简单的政策叠加,而是精准制“方”的系统工程。唯有以战略眼光开好“引”方,以改革魄力制好“用”方,以人文温度做好“留”方,方能构筑起面向未来的全球人才竞争新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澎湃不息的智力动能。(海州区委办公室:谷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