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德:在荒诞里守住微光,观《长安的荔枝》有感

发布时间:2025-08-07 14:36: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最扎心的是李善德的“挣扎”。一个老实巴交的算学博士,被临时推上“荔枝使”的火坑,从最初只想保命交差,到为了那句“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硬生生趟出一条横跨岭南与长安的荔枝鲜路。他算运价、测保鲜、斗权贵,像极了现实里为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死磕的普通人,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韧劲,让人又心疼又佩服。

而故事里的“荒诞感”更耐人寻味。一颗荔枝,牵动的是无数百姓的血汗——沿途驿站的劳役、岭南果农的生计、官场的层层盘剥,最后只为博贵妃一笑。这种“一骑红尘妃子笑”背后的代价,被剧本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拆解开来,让历史的浪漫滤镜碎了一地,露出底下沉甸甸的民生疾苦。

走出电影院,总觉得李善德像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心里那点不甘平庸的执拗。他最后丢了官职、贬去岭南,却守住了本心,这种“输了仕途,赢了自己”的结局,或许正是这个故事最动人的余味吧。

一颗荔枝,串起的哪是千里驿路,分明是每个小人物在时代里的浮沉与坚守。

有人说大鹏演透了这种“内卷”的本质:一颗荔枝的鲜,是无数人用血汗续的命;一个KPI的完成,是多少人的时间与尊严在兜底。李善德的结局不算“成功”,却让人狠狠共情——原来我们拼尽全力,有时不是为了赢,只是为了不变成那个面目全非的自己。闭眼回忆电影。就想起加班回家路上的自己:一身疲惫,却攥着点不肯松开的东西,那或许就是支撑我们在“内卷”里走下去的微光吧。

这个微光是自己曾经的理想或专业、或现实需求或家人期盼。但无论怎样,我们比李善德幸运很多,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现代,我们整体发展环境更好。只要点燃自己的内驱力,我们有更多职业发展途径更广谋生方式,我们在李善德的年纪,遇到职业困境,需要驱散内耗、重拾信心、坚定的走在自己提升的道路上。(作者:张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