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齐鲁大地 情系“三农”发展——山东泰安市局(公司)以实干担当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08 10:40: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泰山巍峨,汶水汤汤。在这座承载着“国泰民安”深厚底蕴的齐鲁古城,既镌刻着五千年大汶口文化积淀的文明印记,更激荡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脉动。自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擘画新时代“三农”工作宏伟蓝图以来,泰安市局(公司)始终以“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锚定服务“三农”的职责使命,深耕乡土大地。广大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以“钉钉子”精神扎根基层一线,在泰山脚下的田间地头真抓实干,用心用情书写着助农兴农的生动答卷。
按照山东省局(公司)“乡村振兴提升工程”部署要求,泰安市局(公司)将《全省系统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细化为“党建共建、农网赋能、产业融合”三张任务清单,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推动帮联措施落地落细、取得实效。从泰山深处的香椿产业园到羊祜故里的果蔬深加工车间,从照亮一方的光伏发电设施到灌溉百亩良田的深井水源,从绵延数十里的“红叶石楠”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彩绘”……这些植根乡土的实践探索,正逐步形成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乡村振兴助力模式。
党建引领筑根基,凝聚共建共治强大合力
乡村振兴,党建为魂。只有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领导优势,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才能凝聚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泰安市局(公司)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通过强化组织优势汇聚多元主体协同力量,结合帮扶村实际精准实施4个帮扶项目,涵盖党建帮扶、产业振兴、民生改善等领域,严格执行《全省系统乡村振兴帮扶捐赠项目管理办法》,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确保每一分帮扶资金都用在关键处、发挥最大效益。
在党建共建的具体实践中,泰安市局(公司)始终保持务实笃行的工作作风,脚步坚定而踏实。建立市委社工部统筹指导、烟草牵头,金融、通信、高校、医院等多方共同参与的“1+1+N”企地协同工作机制。近年来,联合市市场监管局、邮管局、气象局等单位开展惠民专项活动85场次,携手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2263户农网客户授信4.19亿元,投放卷烟经营专用贷款1.02亿元,破解农户融资难题;联合人民法院、医院等单位开展科普送法、文化下乡、便民义诊等活动近千场次,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目前,已与38家单位部门达成合作,建成1个“泰慧赢”惠民服务中心、21个便民服务中心和547个便民服务站点,切实让广大乡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泰安市委社工部主要负责人表示:“泰安烟草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聚焦惠农富农,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依托‘泰慧赢’惠民服务中心,搭建便民服务、助农销售、惠民交流、民情调解场所,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医疗服务、专家授课等惠民服务,并创新探索‘双富’助农模式,通过深入推进企地共建、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在履行国企责任方面走在了前列。”
图为2025年4月,泰安市局(公司)联合交通银行泰安分行、泰安八十八医院开展“企地协同惠民生、四月春晖暖民心”义诊活动。
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帮扶,是泰安市局(公司)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10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沉下身子扎根基层担任“第一书记”,在助农一线践行使命担当:孙林林为大南裕村争取资金260万元,被岱岳区委区政府评为“扶贫攻坚先进个人”;李云胜立足南西遥村大白菜、姜蒜等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引领合作社注册“将匴皇”商标,推动产品远销全国;薛涛在刘家庄村和徐家庄村创新推行信用积分管理模式,以“小积分”激活乡村“大治理”。在泰安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中,李云胜、李伟在209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十佳擂主”“优秀擂主”称号,充分彰显了烟草行业驻村干部的过硬素质和履职能力。
农网赋能添活力,构建增收致富全新模式
农网终端作为连接城乡的“毛细血管”,是服务城乡群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节点。泰安市局(公司)以农网终端建设为重要抓手,创新推行“富脑袋、富口袋”的“双富”助农模式,推动农网终端成为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因素。
“以前守着小店没经营思路,自从参加了烟草组织的培训,一下子就开窍了。”泰山区金德顺超市经营者沈淑贞的真切感慨,道出了“双富”模式的实际实效。泰安市局(公司)立足培养“六能零售客户”,主动与中国政法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泰山学院等多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挂牌成立“泰慧赢”零售商研修中心,帮助农网客户改进经营理念、提升盈利水平。至今已成功开办12期主题研修班,帮助560名零售户学员系统完成课程并取得结业证书,培育零售户讲师166名,辐射带动全市零售户4.7万人次,帮助广大零售户革新理念“富脑袋”。在线上,搭建企业微信、“泰e购”小程序商城两个线上平台,上架销售当地农特产品,加快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步伐;搭建“泰享用”客我成长平台,累计发布各类课程852个,零售户碎片化学习时长日均近1小时,用数字化云端链接“富口袋”。
图为沈淑贞(右1)在直播推荐泰山特产礼盒。
在“肥桃之乡”肥城市,新燕超市的老板刘新燕在泰安市局(公司)“大宣传”小组的指导策划下,拍摄了“桃乡日记”系列短视频,并通过“泰百科”这个全网粉丝量超50万的融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让广大市民和消费者能够目睹到乡村发展、领略到桃乡之美、见证到乡村振兴,全年销售肥桃同比增长18万斤,盈利增收20余万元,带动周边5个自然村400余名农户致富。金凤超市的老板新金凤,则是通过参加“泰慧赢”零售商研修,彻底转变了思想观念和经营模式,将家乡特产香肠上架至“泰e购”小程序商城并开展直播带货。仅仅是今年春节期间,就卖出了8000多斤,盈利6万余元,以前很不起眼的一间小店,变成了村里的“金凤凰”。
图为刘新燕(左1)帮助周边农户在直播平台销售肥城桃。
惠民成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增长数据中:2020年以来,泰安农网客户非烟毛利年均增长1200元以上,其中,2024年全市1.9万余零售户户均盈利同比增长8.43%;在国家局2024年满意度调查中位居全省第二;12345热线解决率和满意率双100%,连续两年在29家省属驻泰单位部门中名列第二,泰安市委市政府专门向省局(公司)发函给予高度评价。这些成效有力带动了鲁产卷烟销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产业融合谋发展,探索乡村振兴长效路径
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支撑。泰安市局(公司)打破传统帮扶定式,以产业融合为重要突破口,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帮扶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
在新泰羊流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集约化种植让地瓜产业焕发新生机。泰安市局(公司)组织刘家庄村“两委”赴潍坊诸城烟叶产区学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先进经验,借鉴“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行地瓜种植,与核心产区3个行政村签订每年200吨的保底收购协议,带动种植面积由780亩扩大到2000余亩。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带领合作社成员到临沂蒙阴学习烟叶“井窖式移栽”技术,用于解决长期干旱对地瓜幼苗期的影响问题;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建成专家工作站,邀请农业专家到村开展选苗、防虫等培训12场次,解决技术难题5项。预计每亩地可增收600元,让农户切实享受到集约化种植带来的实惠。
深度加工让农产品“身价倍增”。泰安市局(公司)围绕“产业、就业、创业”主线,为羊流镇协调引进果蔬深加工项目,在捐赠30万元支持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上,撬动当地资源投入150万元,建成“泉龙昱”农村合作社果蔬加工厂,成功推出果脯、山楂叶茶等12款产品,协调销售方签订750吨加工收购合同,带动村集体收入突破60万元、年分红超40万元,创造数十个就业岗位,村民月均增收2800余元,推动“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图为2024年10月,山东省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顾厚武(左2)在泰安市局(公司)调研,深入了解刘家庄村果蔬深加工项目运行情况。
拓宽销路为农产品“插上翅膀”。泰安市局(公司)充分借助行业渠道优势,与石化、邮政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借助“泰客观影”直播间与各大电商平台开展助农直播,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仅在去年中秋前的联合助农直播中,就帮助刘家庄村销售特色农产品地瓜干7000余公斤,助力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对接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以积分制为切入口,探索“积分+”管理模式,制定“红黑榜”管理标准,累计召开4次奖励兑现大会、开展积分兑换2800余人次,兑换物资8.62万元。
从党建引领凝聚帮扶合力,到农网赋能激活乡村末梢,再到产业融合筑牢发展根基,泰安市局(公司)始终以实干践行新时代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近期,泰安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对泰安市局(公司)在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作出批示肯定。2025年5月,泰安市局(公司)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每一份认可都是前行的动力,我们始终把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分内之责,在与广大乡村共同成长的奋斗征程中,收获了最宝贵的民心。”泰安市局(公司)党委书记、局长、总经理靳新的话语,道出了持续深耕乡村全面振兴事业的初心。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泰安市局(公司)将以全省系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顺利召开为新的起点,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从服务和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全局高度,深刻把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责任,持续深耕党建引领“责任田”,激活农网赋能“新引擎”,拓宽产业融合“致富路”,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在齐鲁大地上续写助农兴农的崭新篇章。(朱奥博、尹栋、李云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