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理想的种子,开希望的花儿——记农村小学95后教师优秀事迹
发布时间:2025-08-08 15:26: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在湖南省武冈市龙溪镇塘田村的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有一位充满朝气的95后语文教师——唐宇老师。她说:“我一直想带出一个‘好班级’,一群‘好学生’,让他们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审美好、劳动好、心理好。能够爱党爱国、体谅父母、尊敬老师,能够谦虚好学、勇攀高峰,能够身体健康、心理阳光。”她既是深耕课堂的教书人,也是守护童心的班主任,更是统筹全校德育工作的政教负责人。多重身份的背后,是她对农村教育的赤诚与坚守。
一、讲台耕耘:在语文课堂里撒知识的种子
作为语文教师,她把课本里的知识和乡村生活结合起来。讲《草原》时,她就带学生到校园外的田野里观察联想老舍的所见所感;教《遨游汉字王国》时,她鼓励孩子们搜集资料就地取材做展览板;写《家乡的风俗》时,她鼓励学生多探索本地的风俗,弘扬传统文化。
为了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她通过经典读物来滋养学生底蕴,将古人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她还接受了星沙实验小学的聂星星老师的读物捐赠,从经典读物到外国名著,满满一书架的书籍成了孩子们的“精神粮仓”。在她的带动下不光学生在写作比赛中屡次获奖,她自己也在市级现场写作比赛中获二等奖。
二、班级守护:在班级管理中撒爱心的种子
作为班主任,她把爱心都倾注在43名学生身上。她引导学生制定属于自己的班规,让每个学生都有班级建设的参与感、真实感;她从立德树人角度出发选举班干部,她的班级能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增加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她也主张建设自己的班级文化,做班级文化墙,张贴学生字画,展示手工作品等,打开班级文化宣传出口,提升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感;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发挥他们的特长,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此外,她还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与引导,加强家校联系,让学生在爱中茁壮成长。
三、政教担当:在校园文化上撒德育的种子
负责学校政教工作后,她更注重用德育滋养学生心灵。她牵头打造学校德育特色“校园德育展览”,用照片记录学校变化,用文字讲述德育故事;她树立和培育学生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抓住重大节日、重要时事的教育契机,适时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她组织“最美明德少年”评选,让孝老爱亲、乐于助人的品质在校园传递;结合传统文化,她设计了“传统文化进校园”,包粽子、包饺子、做家常菜等项目,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成长。
除了打造德育特色,她还紧抓学校安全建设。针对校园安全问题,她每学期组织开展安全演练活动,从防火防震到防溺水,用生动案例教会学生自我保护;她和当地司法所、派出所取得联系,每学期邀请工作人员入校进行“防溺水”“利剑护蕾”“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等安全宣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她因地制宜,利用学校广播将自己录好的安全提醒小贴士在放学时播放,以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在她的推动下,学校获评武冈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她授课的“我的身体我保护——利剑护蕾班会”在武冈市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这位95后教师用青春扎根乡村,用理想托举希望。在她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更看到了乡村教育的未来与光芒。正如她笔记本扉页所写:“如果你问我把孩子们当做什么,我觉得他们是一颗颗种子,而我愿意成为滋养他们的土地,静待他们发芽!”(彭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