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篮多巴胺,从指尖到心间的编织时光

发布时间:2025-08-11 15:31:5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夏日的热烈与活力,是唤醒文化感知的绝佳契机。8月7日,良渚新城梦栖小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竹’光多巴胺,编织夏日小确幸”活动。让参与者在动手体验中感受传统技艺的温度,多巴胺飙升的夏日氛围里,把匠心传承的小确幸悄悄编织进生活。

聆听时光里的竹艺故事,解锁千年技艺密码。工作人员化身竹艺文化的传播者,为大家讲解了一场生动的竹编文化讲堂。从新石器时代的竹编遗迹说起,到唐宋时期竹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再到如今竹编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一段段时光里的竹艺故事徐徐铺展,让大家在历史长河中触摸竹编与人类文明共生的温暖印记。在讲解过程中,工作人员重点聚焦竹编菜篮子的制作技巧,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现场演示,看似简单的竹编,实则暗藏大学问。

编织指尖上的竹编悦色,邂逅生活多巴胺。“先固定底部的经纬线,注意间距要均匀……”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参与者们拿起竹条,从生疏的打结开始,一点点摸索编织的节奏。指尖与竹编的触碰中,有人为编错的纹路轻声懊恼,有人为完成的篮身露出笑容,现场不时响起互相请教的话语与愉悦的笑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手法越来越熟练,编织的节奏也越来越快。竹条在指尖仿佛有了生命,一根根交错、缠绕,慢慢勾勒出菜篮子的雏形。

指尖与竹条温柔相触,忙碌日常里的浮躁渐渐沉淀,那份专注于一挑一压的宁静,成了最治愈的馈赠。此次活动,参与者们学习了实用的竹编技巧,触摸了传统竹艺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对"工匠精神"有了由表及里的深刻体悟。

未来,中心将持续搭建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桥梁,让这些带着手温的创作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下的鲜活注脚。 (供稿:良渚新城梦栖小镇党群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