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行!西农学子践学探产访校友 解码需求搭桥梁
发布时间:2025-08-14 14:54: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为深化实践育人与就业育人融合,引导学子树立正确就业观,投身乡村振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联合党委研工部“鸿鹄计划”训练营组织“践学逐梦,职引青春”就业实践探访活动。7月19日至23日,实践团赴广西贺州市开展调研,通过对话政府企业、走访产业一线、访谈优秀校友,探寻人才需求,搭建校地合作桥梁。
政校座谈凝共识,校地携手绘新篇
7月21日,实践团抵达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政府,举行人才工作交流座谈会。座谈会由八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敏主持。贺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中心、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及八步区委组织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在贺州工作的西农校友代表参会。
贺州市人才工作中心主任吴泽灵在会上系统介绍了贺州市的人才政策体系。他重点阐述了政策的核心优势,包括推行“免笔试”精准引进机制,提供涵盖安居补贴、生活补贴及人才公寓等全方位生活保障,配套解决子女教育和医疗服务等。政策特别注重“人尽其才”,致力于畅通人才从“基层到机关”、“事业到行政”的职业发展通道,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鼓励人才深度参与地方决策与发展实践。
双方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人才引进机制优化、选调生与公务员招录政策、产学研深度融合等议题展开交流。会议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将探索建立校地长效人才合作与常态化联络机制,推动组建贺州大学生联络员队伍;积极引导西农学子将贺州作为就业创业优选地,促进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落地;共同激励青年才俊扎根地方、建功立业。
深研产业谋振兴,智慧赋能探新路
实践团紧密聚焦贺州特色农业与新兴增长领域,深入产业一线开展实地调研。
在农业企业调研中,实践团走进广西顺腾农产品有限公司,其以香芋加工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增值;贺州全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预制菜研发生产,将地方特色食材转化为标准化产品;贺州瑞宝食品有限公司深耕食品加工,布局精深加工与品牌打造;椒闻天下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区凭借智能大棚与科学技术,成为设施农业标杆;藕莲天下水生蔬菜产业示范区探索“生态种植 +观光采摘”模式;平桂区荔枝改良种植基地通过技术手段,让荔枝产业焕发新活力,实现了“生态逆袭”。
其他特色产业势头强劲。广西过山瑶家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将瑶绣非遗与现代设计结合,推出特色文创,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广西桂东水利勘测设计院为地方水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贺州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整合资源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语浩科技有限公司以AI技术赋能政务服务;平桂区黄金珠宝选品中心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形成年产值超60亿元的产业集群;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成为传承地域文化、增进民族交流的窗口。
校友倾情话成长,扎根基层献青春
在贺州调研期间,实践团访谈了优秀校友代表李卓蔚、李雨欣,围绕职业发展心路、基层工作实践、行业前景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李卓蔚将六堡茶“品种香”研究与葡萄酒工艺跨界融合,成功研发出生物刺激素技术,并在 8万亩茶园推广应用。“做农业既要脚踏实地,更要放眼全球。基因编辑、智慧农业正重塑行业,这是学农人的时代机遇!”他分享了自己选择回到家乡贺州的情感与事业考量,以及公派留学经历赋予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全球视野。他鼓励学弟学妹勇于探索前沿科技,通过实习实践了解产业真实需求,找到热爱的事业方向,并坚信在农业科技领域深耕必将创造巨大价值。李雨欣考取广西选调生后,始终坚守“为家乡奉献,在基层立业”的理想信念。她用“多积累、多坚持”概括自己的求职历程,强调夯实基础、明确目标与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同时结合专业思维在基层服务乡村发展。她寄语学弟学妹:“早准备、敢尝试、肯扎根——基层如掘井,深度决定丰沛。”从智能大棚里的传感器,到瑶绣工坊的针线,再到黄金珠宝的数控机床——贺州产业转型的每个环节都跳动着“人才渴求”的脉搏。西农学子此行,不仅用脚步丈量了乡村振兴的多元赛道,更以专业视角为校地合作注入新动能,为合作指明路径: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定向输送广西籍毕业生、依托海南校区提供技术帮扶;贺州承诺搭建实践就业平台,深化产学研融合。随着“招聘宣讲”“人才工作站”等计划落地,贺州“特色农业+生态优势+政策磁力”的发展需求,将与西农农学、食品、水利等学科优势深度耦合。
当科技之力遇见乡土情怀,当青春梦想对接地方需求,“诚朴勇毅”的种子正在寿城大地孕育新的丰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文晨、于萌、王芊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