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布时间:2025-08-14 14:54: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袁蒙律师是凹孙村的法律顾问,乡亲们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直接提问……”7月4日,临颍县司法局台陈司法所举办的一场线上普法直播吸引了该镇数百名群众观看。这场普法直播除了讲解村民关心的赡养、抚养等法律知识,还通过留言、连麦等互动方式,现场解答群众法律问题。

这是漯河市创新开展“送法下乡助‘三夏’”专项普法活动的探索尝试。今年以来,漯河市聚焦普法针对性实效性,从建强普法队伍、把握关键节点、创新宣传形式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法律惠民“零距离”。

凝聚合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漯河市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牵引,出台了增强普法针对性实效性、畅通普法为民“最后一公里”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公安、人社、法院、网信等重点单位联合开展宣传活动,围绕防范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关爱留守人员、法治护航新业态等主题,制作宣传单、宣传展板、短视频等,利用各级各部门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电子屏等开展线上线下宣传。

激活基层网格活力,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新入职律师等下沉基层,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村(居)法律顾问举办法治讲座,依托村、组微信群向群众推送法律知识,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并争取化解一起矛盾、教育一片群众的效果。“法律明白人”熟悉乡村公共事务、了解社情民意,利用庚会等契机深入乡村,用群众的语言以案释法,讲身边人、身边事,向群众解读和分享热点法律法规。村干部用“大喇叭”播放法治故事,实现普法宣传进村入户到人。

打造品牌,丰富内容创新形式

漯河市普法工作坚持围绕群众需求,求新求变求进,“八五”普法以来培育了“舞阳农民画”“沙澧普法”“律师说法”“小小普法官、今天我来讲”等普法品牌,呈现覆盖范围广、互动热度高、线上传播快、线下渗透深等特点。

舞阳农民画是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司法局以舞阳农民画为媒介,巧妙融合传统艺术与现代法治精神,以画普法、以画叙事、以画传情,举办法治农民画大赛,成立法治农民画创作培训基地,开展青少年法治农民画展、宪法民法典农民画展等活动。同时,建立法治农民画电子资料库,纳入优秀法治农民画85幅,以画册、墙绘、挂图等多种形式予以展现,在行政服务中心、广场、村庄、社区、学校开展巡展20多次。

引导文艺组织、文艺团体创作《民法典伴我们生活》《法与情》等优秀法治文艺作品,深入乡村、社区等进行巡演300多场次。建立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微信普法塔群,收集整理法律知识、典型案例、工作动态等,定期在微信塔群推送普法信息,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学习法律知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优势,在《漯河日报》开设《以案释法》专栏,在漯河广播电视台开设《律师说法》栏目,第一时间解析群众关注的法治热点,实现“普法内容+热点话题”同频同步、“普法内容+群众实际生活”全面融合、“普法内容+现实需求”同步供给,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