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记武冈市第二实验小学书香教师王志华

发布时间:2025-08-18 09:02:0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由此可见,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读书人。王志华老师教书育人三十载,她对自己这份特殊的职业饱含期待,充满激情,感悟至深。

她说,读书就是一种学习。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学习氛围必定是非常浓厚的,教师一定是带头读书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揣摩效仿,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陶下爱上读书的。

她说,读书能提升教师的心灵修养。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教师是社会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读书可以让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尊重。

她说,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不能再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很好的领悟能力。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只有教师多读书,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精彩纷呈。

她说,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与书结缘,王志华老师的童年时代伴随着对书的渴望和憧憬,每逢周末她妈妈带她去新华书店买图书,《鲁迅杂文选》《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红楼梦》……这些书籍逐渐进入了她的视野,这些阅读让她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充实了精神生活,读书逐渐成了她的一种生活习惯。好书对人的情感熏陶和理性滋养是多方面的,一本好书,可以启迪自己对真善美的领悟,从而产生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感情对感情的激发,智慧对智慧的启迪。

与书相伴,王志华老师的青春岁月沉醉在书本里积淀和绽放。参加工作走上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面对台下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她时常在想:教师应力求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游走于字里行间,跳跃于言谈话语之间。于是,她订阅了《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学》《湖南教育》等专业方面的书刊;拜读了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著作。通过大胆尝试和细心摸索,她的教育教学工作小有成绩,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教学质量检测在学校同年级名列前茅;在市里举行的“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并参加邵阳市“新课程多课型教学比武”获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作文竞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体验”的教学模式,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同时,她先后撰写了富有新课程理念的教案和教育教学论文并多次获奖,两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所教毕业班成绩优秀,被评为“小语教学先进个人”,获得武冈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近五年连续荣获武冈市人民政府嘉奖,立三等功一次。她写的学习笔记有十余万字,今年所教的三(3)班被评为武冈市书香班级。

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不管岁月的流逝,环境的变迁,她始终把自己定位于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以书为师,以书为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