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十三载,桃李成蹊映初心——记新宁县思源实验学校教师邓慧

发布时间:2025-08-18 10:46: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新宁县思源实验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讲台上,她激情洋溢,用智慧点燃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课堂外,她细致入微,用真情守护每一颗年轻的心灵。十三载春秋,从回龙寺镇的乡村校园到县城的实验学校,邓慧老师始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以行动诠释着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用汗水浇灌出满园桃李芬芳。

爱的底色:用真情浇灌成长沃土

邓慧深知,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育人的根基在于立德。从教第一天起,“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便成为她坚定的信念。她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塑造品格的熔炉。

在教授《插秧歌》等古代劳动诗歌时,邓慧不满足于文字的赏析。她敏锐地捕捉到诗歌精神与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的契合点,精心设计了一场主题讨论:“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参加体力劳动?”学生们各抒己见,思想激烈碰撞。最终,邓慧引导大家深刻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梦想之花需汗水浇灌,美好生活靠双手创造。她鼓励学生“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用劳动汇聚磅礴力量”,将热爱劳动、崇尚奋斗的种子悄然播撒进学生心田,让“立德树人”的宏大命题在日常教学中落地生根。

她的爱,细致而无声。看到教室有垃圾,她总是默默弯腰拾起;学校组织为困难师生捐款,她总是率先垂范。她坚信,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点滴行动,就是学生最生动的品德教材。

慧心守护:点亮青春前行的灯塔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邓慧却乐在其中,将其视为走进学生心灵、陪伴生命成长的神圣职责。从军田中学的162班到思源学校的2211班,她的班级始终是“优秀班集体”的常客,其秘诀在于用心、用情、用智慧。

她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在军田中学162班,她精心组织各类主题班会,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如涓涓细流,浸润学生心田,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培养爱国情怀、勤劳品格和感恩之心。

她的陪伴,是学生最坚实的后盾。2022年5月,距离初中毕业水平考试仅剩20天,思源学校2211班的尖子生陈浩轩同学突因身体原因陷入情绪低谷,状态急转直下。邓慧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放下手头一切工作,耐心地、一遍遍地找陈浩轩谈心,从身体状况聊到学习压力,从个人目标谈到家庭期望,从挫折应对讲到未来憧憬。她温和的话语、坚定的眼神和设身处地的关怀,如暖阳融化了陈浩轩心中的坚冰,重新点燃了他拼搏的斗志。最终,陈浩轩同学重拾信心,在考场上发挥出色,成功考入省重点中学新宁一中。这关键20天的守护与引导,不仅改变了一个学生的升学轨迹,更在他心中留下了关于坚持与师爱的深刻烙印。

她习惯了披星戴月,夙兴夜寐;习惯了风雨无阻,苦口婆心。这份日复一日的坚守,换来的是班级强大的凝聚力、优异的学业成绩和丰硕的全面发展成果。她所带班级在学科竞赛、体育艺术、班级文化等活动中屡获佳绩,成为年级的标杆。

匠心课堂:让语文绽放生命光彩

语文教学,是邓慧挥洒才情的主阵地。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她就全身心投入,不断探索,力求让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魅力、富有实效,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

她的课堂,拒绝沉闷单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打擂竞赛、即兴表演、经典欣赏、读书报告、亲近自然……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轮番上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语文,主动学习。她深知语文的情感特质,课堂上总是以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乐观的态度和豁达的情怀感染学生,引导他们领略语言文字之美,感悟传统文化之魅,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

她勇于拥抱创新。在现代诗歌《再别康桥》的教学中,邓慧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康桥的优美建筑图片、悠扬的背景音乐引入课堂。学生首先在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中,直观感受诗歌所蕴含的“音乐美”、“建筑美”,为深入赏析奠定基础。随后,她引导学生带着这份美的体验,去文本中探寻“绘画美”等艺术特色。最后,在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中,学生深情朗诵诗歌,在美读中深化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这种融合现代技术手段的教学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与审美素养。

她坚信严慈相济的力量。既严格要求学生夯实听、说、读、写基本功,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精选阅读材料;又毫不吝啬欣赏与激励,用关爱与耐心静待每一朵花开的时刻。她的亲和力让学生乐于亲近,她的专业素养让学生由衷敬佩。

初心如磐:在共研共享中致远

在邓慧看来,教育是终身的事业,学习永无止境。她时刻牢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的古训,长期坚持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为自己“充电”。

她深谙“教而不研则浅”的道理,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她将教学中的思考、困惑、创意凝练成文,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她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从县级到省级,都能看到她贡献智慧的身影。作为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她更是“青蓝工程”的积极践行者,主动担任青年教师刘琨的指导教师,并悉心指导林阳等老师参加教学竞赛取得佳绩。在备课组、教研组的各项活动中,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与同事们共同探讨教法,推动团队整体提升。

“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邓慧用行动诠释着团队的力量。她不仅在校内发挥引领作用,还积极参与更广阔的平台,如省级“唐惠萍名师工作室”,担任县级劳动课程案例评委、学校各类活动评委等,在交流共享中拓宽视野,反哺教学。

十三载春秋,邓慧老师静默耕耘于杏坛,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和她的学生们。她的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学生优异的学业成绩和阳光自信的成长面貌,班级一项项沉甸甸的集体荣誉,都是对她“春风化雨育桃李,勤谨工作结硕果”教育人生的生动注脚。

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中,邓慧老师如同一盏温暖的灯,持续散发着光和热,照亮学生前行的路,也映照着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那份永不褪色的初心与使命。她的故事,是新宁县教育沃土上无数辛勤园丁的缩影,更是激励后来者不断前行的力量。(新宁县教师进修学校:昌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