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守初心 四季耕耘绽芳华一一记邵阳市双清区龙须塘小学黄彬雅

发布时间:2025-08-18 10:46: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是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语文教师黄彬雅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从教多年来,她不仅在三尺讲台上深耕教学,更在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坚守“以生为本、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育人、教研三条战线上深耕不辍,用责任与热忱践行着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为人师表,行为端正

在教学领域,黄彬雅老师始终保持着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与钻研精神。她深知,优质的教学离不开持续的教研创新。2022年,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撰写的论文《立足常规,抓实农村学校教育督导》,聚焦语文课堂情境化教学实践,提出了多项可落地的教学策略,因观点新颖、实用性强,在市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斩获一等奖;2023年,她精心打磨的微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清晰易懂的讲解,将抽象的语文知识点具象化,深受学生喜爱,最终荣获省级微课评选三等奖。与此同时,她对教案的打磨更是精益求精。在2022-2023学年,他撰写的语文教案多次因“目标明确、设计新颖、贴合学情”被评为中心校优秀教案;这些荣誉背后,是她坚持"一课三备"的严谨态度——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确保每节课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工匠情怀,尽职尽责

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始终面向全体学生,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班主任工作中,她一直把爱学生放到第一位,抱着一颗爱工作更爱孩子的心情,能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心教育。特别重视问题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2020年,班上接了一个转学过来的孩子,名叫小宇(化名),转学过来的他跟不上班,甚至连字也写不拢,写不端正。她抽课余时光把他叫到身边,帮他补习,手把手教他读书、写字、做题。在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中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得到了育人效果。

新冠疫情,以身作则

2022年那个特殊的春天,当疫情防控的号角吹响,黄彬雅老师主动请缨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清晨六点的核酸检测点,总能看到她维持秩序的身影;深夜的物资配送路上,常有她手提肩扛的足迹。有次突降暴雨,她毫不犹豫脱下外套盖在检测设备上,自己却淋得浑身湿透。"老师都这么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配合?"社区居民的这句话,道出了对她工作的最高认可。最终,她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责任担当课。

"教育是点燃心灯的事业,不仅要照亮知识的路,更要温暖成长的旅程。"这是黄彬雅老师常说的话。在"优秀教师"的荣誉面前,她依然保持着那份初登讲台的赤诚。办公室里最早亮起的灯,走廊上最后离开的身影,作业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都是她对教育初心的坚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她拼搏在这个平凡而又有意义的岗位上的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需要长久的投入,才能看到硕果。她的“育人梦”还在继续,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都将奔走在教育之路上,砥砺心志铿锵前行,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作者:杨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