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铸匠心 技术攻坚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18 14:18: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矿山机电检修公司的生产一线,有这样一群党员技术骨干:他们扎根于轰鸣的机组设备间,冲锋在急难险重的任务前线,用精湛技艺破解技术难题,以先锋姿态书写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
从“跟跑”到“领跑”的硬核实力。面对设备老化、工艺迭代等挑战,党员技术团队始终站在技术攻坚最前沿。2023年春季,该公司108T车间党员技术团队对37台SF31904型自卸车拐臂项目进行升级改造,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采用“分阶段验收、并行作业”模式,将拆卸、焊接、组装环节拆分至不同小组同步推进,缩短单台改造周期。通过流程优化、团队攻坚使单台改造时间缩短20%,改造后的拐臂结构故障率减少40%。此类案例并非孤例,近三年党员牵头完成10余项技术改造,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超200万元。
“红色引擎”激活人才动能。党员技术能手不仅是单兵作战的“尖刀”,更是团队成长的“孵化器”。“1+N导师制”成为特色培养模式:每名党员技师定向培养3-5名青年员工,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拆解+故障模拟”三维教学,注重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成立联合攻关小组,攻克“自卸车智能流量监控系统技改造”等技术难题,将隐患排查、合理化建议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激发职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内生动力。将应急能力建设作为检验党性的“试金石”,利用班组安全活动开展党员讲安全、党员骨干讲业务等,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熟业务,实现全员覆盖。
数字化赋能智慧检修。面对智能化转型浪潮,党员技术骨干率先拥抱变革。全国首个全自动无人托辊生产线在该公司正式投运,生产线采用AGV底盘+差速驱动形式,可实现24小时完全自动化运行。该设备每90秒可生产1个托辊,单班每天(6小时)可生产托辊240个,年产量可达5万余个。同时,该生产线在正式投入使用后解决了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生产能力差和生产质量弱等问题,托辊生产效率提高三倍以上,人员使用率降低90%,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近百万元。此外,该公司承修的运输设备引入无线通信智能终端技术,实现自卸车牵引系统、机械系统和液压系统数据的远程传输,同时结合远程状态监测算法和功能,监测传动设备的机械振动、轴承温度、负载电流等重要运行参数,实现对关键零部件的寿命预测和早期故障诊断,可以对驾驶员进行远程指导和为检修人员提供直观、透明、精细的数据,能大大提高生产检修效率。
从机加零件的毫厘之争,到智能系统的跨界突破;从师徒传承的匠心延续,到急难险重的使命必达,矿山机电检修公司的党员技术能手们以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他们的故事,既是新时代产业工人奋斗精神的缩影,更是“党建引领+技术报国”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未来,这支“红色技工军团”将继续以技术为刃、以担当为盾,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谱写新的篇章。(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矿山机电检修公司:王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