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之光 点亮学生未来——记邵阳市大祥区雨溪镇中学信息科技教师邓美娇

发布时间:2025-08-20 10:07: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乡村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师邓美娇老师,她扎根于乡村教育二十几载,凭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以及对专业的执着追求,为乡村孩子打开信息科技的大门,成为他们探索未来世界的引路人。

创新教学,激发兴趣

邓美娇老师毕业后一直在乡村学校任教,她深知乡村孩子在信息科技教育方面的匮乏。早期学校的电脑设备陈旧,数量有限,网络也时常不稳定,教学资源更是稀缺。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她投身教育的决心,反而激发了她要改变现状的斗志。

信息科技课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了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她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例。在讲解计算机基础时,她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比喻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比如将硬盘比作仓库,用来存储各种信息;把CPU比作大脑,负责快速处理各种指令。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她巧妙地将生活实例融入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编程基础时,以设计简单的小游戏为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编程逻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还经常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提升课堂互动性,邓美娇老师引入了在线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实时提问、提交作业,老师也能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邓美娇老师还在学校组建了信息科技兴趣小组,通过图形化编程工具如scratch引导学生制作简单动画和小游戏,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展“数字故事创作”活动,学生结合生活经历,用PPT或视频剪辑软件制作故事,丰富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2022年,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该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有效弥补了乡村中学AI教育资源的不足。邓美娇老师用对科技的热爱点燃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探索欲,为学生打开了探索智能科技的大门。

以赛促学,挖掘潜能

除了日常教学,邓美娇老师还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信息科技竞赛,如科技节、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机器人竞赛等。她深知,对于乡村孩子来说,这些竞赛不仅是提升技能的机会,更是让他们开阔眼界、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然而,学生们基础薄弱,训练时间有限,而且缺乏专业的指导资料。面对这些问题,邓美娇老师没有退缩,她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们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从最基础的操作技能开始,一步步提升他们的能力。为了解决一些竞赛项目的一些难点,她还联系城里的学校和专业的教育机构,向他们寻求帮助和支持。

在备赛过程中,邓美娇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她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尝试各种方法去解决。在邓美娇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竞赛中屡获佳绩。多名学生在科技节中的创意编程等比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学校的人工智能兴趣小组也在区AI智造和AI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些荣誉不仅是学生们努力的成果,更是邓美娇老师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

终身学习,提升自我

信息科技领域发展日新月异,为了给学生带来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邓美娇老师始终保持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她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邓美娇老师还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并尝试将这些新技术融入教学中,带领乡村孩子们走上更宽更广的舞台。在教学研究方面,她还参与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编写了适合本校学生的信息科技教材,为学校的信息科技教育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同时,她还组织教师培训,帮助其他老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邓美娇老师以其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在乡村信息科技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她用创新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对信息科技的热爱之火,用耐心和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位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孩子点亮了信息科技的灯塔,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对信息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怀揣着梦想,努力学习,在信息科技的世界里茁壮成长,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王杜英、供稿单位:大祥区雨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