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传薪火,七彩假期绘童梦

发布时间:2025-08-21 09:46: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扎实推进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工作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对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等少年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2025年,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号召,在校团委、学院党委的指导下,组织“数韵新声”数学文化进社区实践团、“星光筑梦”困境儿童关爱实践团,分别前往徐州市麓山荣郡、七里沟社区和泉西村党群服务中心等地,开展“七彩假期”成长护航专项行动,开设总计90余课时的志愿服务课程。

“数韵新声”润童心,实践育人勇担当

“数韵新声”数学文化进社区实践团组建四个小组,分别走进徐州市闸口社区、麓山荣郡社区、滨湖花园社区和七里沟社区,对接100余名社区青少年,开展青少年“七彩假期”成长护航专项行动。实践团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部署要求,通过构建“思政育人+数学科普”实践模式,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价值内核,经典数学案例和数学知识应用为知识主线,数学趣味互动游戏为实践载体,系统实施“案例解析+实践操作+思维拓展”的三维教学路径,引导中小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践期间,实践团围绕“数学文化宣讲”“趣味数学互动”等内容,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践团成员以生活中的数学为切入点,激发孩子们探索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兴趣;精心制作了涵盖数列、几何、计算方法等知识,形式多样、维度广泛、质量较高的数学文化系列课程,逐步激发了孩子们对数学文化的热情;借助“汉诺塔”“鲁班锁”“九曲连环”“数独”等游戏道具,设计了“问题导入—操作实践—规律总结”的学习路径,引导孩子们在实践操作和思维挑战中进一步解析空间拓扑、几何关系和数理规律,提升逻辑推理和空间建模能力。

“星光筑梦”启童智,多维关爱促成长

“星光筑梦”困境儿童关爱实践团划分两个小组,分别走进徐州市鼓楼区牌楼街道未保站、贾汪区泉西村党群服务中心,秉持“关爱困境儿童、助力全面发展”的使命担当,为30余名新兴领域群体子女和困境儿童开展暑期关爱专项行动。

在活动筹备阶段,实践团成员和两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开展深入交流,全面细致地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家庭和生活状况,精准把握他们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团队精心编辑课程方案,构建起“知识赋能、文化浸润、安全护航、红色教育”的多元课程体系,力求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体验。

在牌楼街道未保站,安全自护教育成为课程重点。“星光筑梦”困境儿童关爱实践团成员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解防溺水、防火、防震等安全知识,将抽象的安全概念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内容。同时,搭配互动问答、速算比赛、数学谜题破解等趣味小游戏,让课堂充满活力。孩子们在游戏中积极思考、团队协作,不仅学到了安全知识,还激发了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在泉西村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们以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为知识主线,精心开展数学趣味小课堂、24点计算、魔方还原等活动。孩子们在数字的世界畅游,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在数学趣味小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而文化传承是此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实践团开设了“民族服饰粘贴画”、“指尖上的中国建筑创意课”等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民族服饰创作环节,孩子们拿起七彩颜料,描绘出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在创作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校社联动传薪火,科教兴国育先锋

在本次“七彩假期”成长护航专项行动的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们不仅厚植了家国情怀,深刻体悟了自身为青少年儿童成长护航的社会责任,更将所学数学知识巧妙应用于实际教学,为孩子们传播了数学文化,有效锤炼了专业本领。他们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耐心细致的辅导,显著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数韵新声”数学文化进社区实践团团长杨博超表示,本次社会实践的意义远不止是数学知识的简单传授,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智慧的种子,在实践中,引导中小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着重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发挥高校和社区的联动效应,引导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专业本领,将个人学术追求融入科教兴国战略实践。为数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贡献了作为数学学子的一份力量。

“星光筑梦”困境儿童关爱实践团团长胡锦奇表示,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坚持与社区对接,深入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充分发挥数学专业知识优势,将数学的魅力和乐趣带给更多孩子。同时,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为更多困境儿童点亮成长之路,让他们在知识的滋养与爱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作者:杨博超、胡锦奇、指导教师:郑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