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兵团”赋能隧道建设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8-21 13:46: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为打造“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品质工程,中国交建西藏工程建设项目三工区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在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实现了施工效率与安全质量的双重提升。

打造机械化施工体系,破解隧道建设难题

项目推行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在隧道施工中全面引进由高功率破碎机、凿岩台车、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等组成的“九台套”,以减少3人、9人以上作业工点,护航项目平稳有序建设。

在隧道出口段,随着高功率破碎机的锤击,围岩平稳有序掘开。“隧道出口围岩为强风化片麻岩,这种岩石自稳性差,钻爆开挖容易掉块。项目精心设计了一套配备高功率破碎锤的大挖机,用机械破岩的方式规避了爆破震动,减少了超欠挖,将V级围岩开挖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保障了施工进度。”项目部总工程师麦才飞介绍。

为了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多变的围岩,项目同时配备两组开挖设备,实现钻爆和机械开挖无缝切换,将掌子面钻孔开挖人员由11人减少到4人,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

实现智能化转型提升,铸牢安全质量防线

按下遥控设备上的按键,防水板铺挂台车就能完成前进、升降及旋转铺设机械臂等操作。这一智能化、自动化的施工场景是隧道建设中常见的一幕。

“智能化是提升施工管理的‘法宝’。我们根据隧道施工实际,量身定制能够满足不同作业环境的‘九台套’,还为它们打造了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升级,助力打造品质隧道。”杜晓宇说。

二衬台车是隧道施工中用于进行二次衬砌的关键设备,为了提升模板定位精度,项目部为二衬台车配备了先进的模板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确保二次衬砌的施工质量。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还能够根据施工需求进行灵活调整,适应不同隧道断面的施工条件。此外,项目部还采用车载式国产智能湿喷机械手设备,搭配了速凝剂与混凝土自动混合的系统能够自动控制速凝剂与混凝土的配比,减少了损耗,将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控制在15%以下。

在这支“机甲军团”的助力下,项目安全质量管控形成了系统化创新实践与标准化管理优势,为打造品质隧道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接下来,项目部将继续以“品质工程”为抓手,持续推广“四新”技术的应用,在雪域高原书写向“新”而行、匠心筑梦的中交答卷。(鲁世茶、丁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