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新,打造品质工程
发布时间:2025-08-21 13:46: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点燃科技“引擎”,赋能品质工程建设。中国交建西藏工程建设项目三工区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开展科研创新,实现了隧道施工效率的稳步提升,将项目建设为“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品质工程。
品质引领,锻造新质生产力
立足项目实际,全方位提升工艺技术。通过引进隧道机械化施工技术、智能湿喷技术、信息化管理等先进技术,项目建设实现了“机械化替人、信息化减人、智能化转型”的先进施工效果。
“项目设立之初,就明确提出创建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制定了《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方案》,积极开展‘品质工程’示范创建活动,将提升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品质工程创建的重要举措。”项目部项目经理李元立介绍。
为此,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应用“五新技术”,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微创新”活动,针对工艺工法、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和管理规范开展创新改进。截至目前,项目成功引入了隧道施工“二机一桥六台车”,推动4项新技术、新工法的应用,持续提升施工安全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积极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施工,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打造集成现场施工数据的智慧管控中心,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智慧管控中心,实时掌握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精准决策。智能化、数字化的施工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同时,还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智能预警,为现场安全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赋能,推动高质量建设
创新是驱动工程品质提升的核心动力。项目通过技术攻关与工艺优化,解决了隧道强渗流地层、边坡施工中的多项技术瓶颈,依托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到产业应用的创新链条。
围绕施工场地复杂的地质条件,项目部携手西藏农牧学院就隧道边坡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立项研究,联合申报《藏东南复杂地质环境下边坡长期灾变演化机理及处治关键技术》课题。在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参与编制《富水隧道断层破碎带涌水处治施工技术规范》《富水隧道水量预测技术指南》,为隧道高质量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开展施工生产同时,团队锐意创新、勇攀高峰,以科技创新推动发展质效,项目技术人员深度挖掘、精准提炼科技成果,开展《冰水堆积体强渗流地层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高寒高海拔隧道洞口边坡及弃渣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藏东南复杂地质环境下边坡长期灾变演化机理及处治关键技术》等科研课题。
截至目前,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完成1项核心技术工法,开展5项QC活动,涵盖隧道施工、智能建造、绿色施工等领域,并成功应用于复杂地质隧道等场景,实现效率、质量、安全的全面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科研攻关力度,推动技术成果向更广领域辐射,以创新引擎驱动项目建设迈向更高品质的新台阶。”项目总工程师杜晓宇说。(鲁世茶、丁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