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彩荣:“知心大哥”守护人员安全

发布时间:2025-08-21 13:46: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安全是工程的生命线,更是对建设者最大的尊重与守护。中国交建西藏工程建设项目三工区安全总监马彩荣带领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在极端环境下创造了卓越的安全业绩。

硬核守护,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低压、缺氧极端环境对人员安全造成的影响,项目严格执行“阶梯式适应”制度,安排新进场人员在低海拔地区适应3天以上,再逐步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新进场人员在适应期间进行轻度活动,严禁初到高原就进行高强度作业,预防高原反应发生。

针对高原强紫外线、严寒特点,马彩荣推动升级个体防护装备,在标配安全帽、反光背心的基础上,为作业人员额外配备防紫外线护目镜、高保暖防滑手套、保暖且透气的专业高原工作服等。对于高风险岗位人员,则为其配备防护标准更高的面罩和可穿戴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检测健康数据,保障人身安全。

“在高原地区施工容易产生各种突发情况,应急演练必须常态化、实战化。”马彩荣表示。他充分考虑高原反应突发、恶劣天气阻断交通、通讯中断等极端情况,主导编写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一次涵盖高原病急救、紧急撤离、消防等科目的应急演练,确保每位作业人员都清楚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和自己的逃生路线。

此外,项目定期邀请专业医护团队携带设备上门服务,为作业人员提供职业病防护指导;与当地高原病专科医院、救援力量建立了稳固的联动机制,畅通紧急救援绿色通道。

柔情关怀,呵护身心健康

项目高度关注长期高原作业对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推行全方位关怀举措。通过缩短单次作业时间,增加轮换频次,实施“一人一档”动态健康管理。每日班前测量作业人员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并记录数据变化。一旦发现异常信号,立即组织作业人员休息或就医。

现场巡查时,马彩荣时刻关注着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叮嘱大家要做好安全防护。“高原环境下,体力消耗是平原的1.5倍甚至更高,平时要注意休息,保障充足的睡眠。”马彩荣说道。

为了守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项目将现场休息室升级为“高原氧吧+心灵港湾”,在其中配备制氧机、躺椅,给予作业人员放松身心、舒缓情绪的空间。同时,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巡诊,识别并疏导心理问题。每逢节日,项目组织集体活动,营造温馨的项目大家庭氛围。

对于作业人员因长期在外积累的思乡之情,马彩荣推动组建了“同乡互助小组”,鼓励来自同一省份或地区的工友们结成互助对子,用乡音乡情缓解心理压力和孤独感。“马总监像‘知心大哥’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有他在,心里特别踏实!”一名工人感慨。

在硬件守护和人文关怀的双重保障下,项目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的目标,成功获评“平安工地”,马彩荣个人也获得了“青年岗位能手”“平安卫士”等荣誉。未来,项目将继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加强风险防控,护航项目建设平稳推进。(曹天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