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安”助力隧道施工管理
发布时间:2025-08-21 13:52:1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中国交建西藏工程建设项目三工区以“科技兴安”理念,不断提升隧道施工管理效率,创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控体系,以智慧化手段和扎实举措筑牢安全防线,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构建智能防线,助力安全生产
施工过程中,项目积极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赋能施工生产。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等处安装了传感器,实时采集地质条件、施工进度、设备状态等施工现场数据后,传回智慧安全管控中心。
“面对隧道极端地质条件和恶劣施工环境带来的突涌水、岩爆等挑战,我们打造了BIM+GIS三维管控平台,集成隧道地质预报、施工进度、安全监测数据,实现‘一张图’可视化管控,风险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为隧道施工安全保驾护航。”项目总工程师杜晓宇介绍。
此外,为了避免地震灾害对施工的影响,项目在现场布设32个传感器,打造了微震监测预警系统,成功预警2次岩爆风险。项目还设置了智能通风除尘监测系统,根据粉尘浓度自动调节风量,确保掌子面能见度保持在80米以上。
加强班组管理,保障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佩戴的手环成为了安全监管的“法宝”,这款人员智能定位手环内置北斗定位芯片,可实时追踪并记录隧道里人员数量和具体位置。“有了这个定位系统,实现洞了内人员实时定位、活动轨迹追溯,2025年累计规避3次人员误入危险区域事件。”现场副经理李志民介绍道。
以智慧化、信息化技术强化班组管理,项目推行作业人员档案信息化管理,依托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推行实名制工人管理,便于实时根据现场工人数量进行合理调控。施工期间,通过人车定位系统,对进入隧道的人员和班组实行“一人一卡”、“一车一卡”制,详细掌握人员、车辆以及设备的出勤情况以及所处区域等信息,避免人员车辆发生拥堵、碰撞等风险。
项目还在施工现场广泛应用二维码技术,在机械设备进场初期用二维码精确登记人员、设备基本信息,并在主要施工点设置二维码张贴栏,针对性公示重大危险源及相应防范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增加班组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时效性。此外,通过施工现场的通话系统、智慧工程体验馆等平台载体,项目深化班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三维BIM建模,对重难施工节点、施工关键环节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
在全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累计实现安全生产475天,打造出“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的安全管理样板。接下来,项目将继续践行“科技兴安”理念,用智慧科技拧紧隧道施工“安全阀”。(鲁世茶、丁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