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质量管控,助力高质量隧道建设

发布时间:2025-08-21 14:06: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中国交建西藏工程建设项目三工区推行标准化质量管控,严格落实“三检制”“首件制”等制度举措。项目通过对标交流学习,探索出一批隧道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书写着隧道施工的新篇章。

夯实制度根基,提升管理效能

秉持“质量第一”理念,项目围绕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完善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提升项目精细化施工水平。

围绕隧道施工特点,项目精心制定质量策划方案,构建覆盖全流程的质量标准化体系;明确关键节点的施工标准和工艺工法,推广应用《多榀拱架分段折叠快速安装施工工法》《一种钢筋笼定位装置》《液体纳米微晶材料在喷射混凝土的应用》《混凝土石灰石矿粉替换水泥的应用》等“四新技术”。项目还加强材料的准入把关,强化前置管控,保证施工质量。

为了实现质量精细化管控,项目严格落实“三检制”。围绕重点部位和隐蔽工程制定管控清单并进行宣贯,施工前组织班组进行二次交底,确保所有人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质量管控要点。施工期间,技术人员全过程旁站,并釆取视频监控措施,全程监控隐蔽工程。同时,项目全面推行“首件制”,首件完成后组织多部门联合验收,形成影像及文字记录作为后续施工参照基准,用样板引路赋能工程建设一次成优。

深化交流互学,铸牢质量基础

面对隧道施工质量管控难点,项目直面挑战,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学习活动,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铸牢质量基础。

“立足项目实际,我们推动内部交流、企地交流,通过互学互鉴拓展思路、提升能力。”项目总工程师杜晓宇表示。依托产业工人学校载体,项目常态化开展内部学习交流活动,围绕隧道光面爆破技术、全机械开挖工法等进行培训。同时,项目制定学习观摩计划,组织技术人员及班组参观自治区内外实体标杆示范工地,学习好的做法及经验,提升工程实体质量。

交流学习促提升,质量管理精益求精。结合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项目成立质量创优和质量通病治理小组,系统性开展质量通病治理。聚焦隧道施工中的隧道超欠挖、初喷平整度、隧道防排水质量等方面开展QC攻关,及时总结成果,形成标准化施工工艺,提升项目质量管控水平。截至目前,项目共开展《减少隧道开挖超欠挖》《提高西藏特长隧道二衬质量检验一次性合格率》《降低超长隧道施工临时照明能耗》《提高隧道仰拱回填顶面平整度》《隧道洞口和弃土场生态修复》等5项QC活动。

“接下来,项目将持续夯实质量管理,通过学习培训活动推进新工法、新技术、新经验的落地,不断提升质量标准化水平,助力项目在高原隧道施工领域树立质量标杆。”项目党支部书记鲁卫东坚定地说。(鲁世茶、丁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