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图满月,南粤铁道谱写暑运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22 14:36:53 | 来源:zgw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距离7月1日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已满一个月,本次调图是广铁近年来调整幅度最大、亮点最多的一次。近一个月来效果显著,广州白云站的枢纽作用大幅增强,旅客发送量超历史同期一倍以上;广州站加速向高铁枢纽转型,动车组列车占比从30%跃升至90%以上;内地至香港跨境高铁客流不断发掘增长点,香港西九龙至张家界西高铁上座率超过100%。
七月流火,南粤大地热浪翻腾,与之相呼应的,是更加火热的铁路出行图景。自7月1日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至今已满一月,这场广铁近年来"调整幅度最大、亮点最多"的运输变革,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累计发送旅客6063.2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达236.1万人次...数字背后,是一场关乎民生出行、区域发展和交通现代化的深刻变革。
新运行图的最大亮点,在于枢纽格局的战略性重塑。广州白云站旅客发送量同比翻番,印证了其作为新枢纽的强大辐射能力;广州站动车组占比从30%跃升至90%以上,则标志着这座老牌车站成功实现高铁化转型。这一新一老的"双枢纽"升级,不仅优化了客运组织效率,更重新定义了广州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坐标位置——从传统铁路枢纽向现代化高铁中心华丽转身,进一步巩固了广州作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
跨境高铁的持续走热,凸显了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的深化。香港西九龙至张家界西线路上座率超100%,这看似不可能的数字背后,是跨境高铁日益凸显的"同城效应"。一条高铁线,不仅连接了香港与内陆的旅游资源,更成为两地人员往来、经济交融的重要纽带。这种"一程多站"的出行模式,正重塑着大湾区居民的生活圈和经济圈,为粤港澳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面对旅游流、探亲流与学生流"三流叠加"的考验,新运行图展现了惊人的应变能力。单日236.1万人次的客流高峰,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人口在一天内完成迁徙。如此庞大的人口流动能够实现安全有序,既得益于运力调配的科学精准,也依托于客运组织的周密细致。铁路部门通过增开临客、重联动车组、优化停站方案等组合拳,在运力供给与客流需求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展现了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的高效与韧性。
一月之功,可见长远。这场调图不仅满足了暑期客运的即时需求,更通过枢纽功能优化、运输产品升级和服务质量提升,为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当一列列高铁列车在南粤大地上飞驰,它们承载的不仅是旅客的出行需求,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愿景。这张越织越密的铁路网,正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脉,见证着一个流动中国的时代步伐。(曾小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