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力非遗传承,实践点亮簕古龙新生
发布时间:2025-08-25 14:04: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广州中医药大学“海滨少年先锋队”赤坎纪实
为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价值,推动传统技艺活态传承,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海滨少年先锋队”三下乡实践团队赴湛江市赤坎区,以非遗项目“簕古龙”为核心开展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技艺学习、文创开发与推广等举措,为簕古龙的传承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注:海滨少年先锋队全体队员合照)
寻根:走进簕古叶的绿色世界
实践伊始,队员们就在簕古龙传承人师傅的带领下,深入簕古叶的原生林地,学习辨识和采摘技巧。从叶缘的锯齿到叶背的质感,大家一边听讲解,一边动手实践,很快就掌握了挑选成熟、完好叶片的方法。师傅还为大家讲述了簕古叶在民俗和中药中的应用历史,比如其清热利湿的功效,让大家对这种植物有了更深的感情和理解。
(图注:传承人师傅带领队员采摘簕古叶)
铸形:一竹一叶,巧手塑龙魂
寒假期间,正逢文章湾村紧锣密鼓地筹备年例活动,队员们也抓住机会,向村里经验丰富的老艺人拜师学艺。从搭龙骨、贴鳞甲,到画龙纹、调龙姿,大家一步步跟着做,亲手体验簕古龙制作的精细与复杂。当光秃秃的竹架逐渐成为神态灵动、鳞爪飞扬的簕古龙,每个人都忍不住惊叹——原来每一寸弧度、每一片鳞甲,都承载着匠人的经验与匠心。
焕新:文创出圈,非遗也能很“潮”
年例当天,村里锣鼓喧天、人潮涌动。队员们也在妈祖庙旁摆起摊位,展示他们与陈文师傅共同设计的簕古龙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大家一边介绍产品背后的故事,一边讲解簕古龙的历史文化,短短一天内就售出1500多件文创,不少游客称赞“既保留了年味,也承载了非遗记忆”。
团队还制作了簕古龙科普长视频与系列图文,在多个线上平台发布,迅速吸引大量网友点击、点赞与转发,实现了线下活动与线上传播的有效联动。
(图注:文创实图)
(图注:年例期间队员在天后宫旁进行摆摊介绍与售卖文创)
深耘:多元调研,倾听历史与大众的声音
为更全面了解簕古龙的传承现状,团队分别采访了非遗传承人、查阅地方文献,并走进博物馆观摩实物、梳理历史脉络。调研过程中,队伍有幸遇到了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朱卫国先生、湛江市饮食服务业理事会顾问李土寿先生等一行重要人物,他们就簕古龙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对团队后续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此外,团队还通过在村中发放问卷、随机访谈等方式,收集到110余份有效调研样本,涵盖村民和游客对簕古龙的认知与期待,为后续推广与开发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图注:采访非遗传承人陈文师傅)
(图注:调研期间队员与朱卫国先生、李土寿先生等人的合影)
致远:青春接力,书写非遗新篇章
此次簕古龙系列“三下乡”活动,不仅让成员们在沉浸式实践中深化对非遗文化内涵与传承意义的理解,更以“学技艺、做文创、广推广”的实际行动,搭建起一座连接簕古龙非遗与当代大众的沟通桥梁。
展望未来,团队将系统总结此次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围绕技艺传承创新、文创产品升级、传播形式优化等方向,持续探索簕古龙“活态传承”与“活化利用”的新路径,力求让这项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更多生机,为推动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青春动能、贡献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