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以技术突破引领水性工业漆行业革新

发布时间:2025-08-25 14:04: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记“水性工业漆固化工艺参数自适应调控软件 V1.0”研发之路

在绿色制造成为全球工业发展主流趋势的当下,水性工业漆作为传统溶剂型涂料的环保替代产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其固化过程中面临的参数调控难题,长期制约着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青岛佳业天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和技术总监王伟,凭借深厚的化学产品研发功底与前瞻性视野,成功研发“水性工业漆固化工艺参数自适应调控软件 V1.0”,为破解行业痛点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再次彰显了他在技术成果转化领域的卓越实力。

(王伟做实验中)

洞察行业痛点,开启研发征程

水性工业漆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低 VOC排放、节能环保等显著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众多领域。但相较于传统溶剂型涂料,水性工业漆的固化过程更为复杂,对温度、湿度、固化时间等参数的敏感度极高。“同一批次的涂料,在不同车间、不同季节甚至不同时间段施工,固化效果往往存在明显差异,轻则出现涂层附着力不足、光泽度下降等问题,重则导致涂层开裂、脱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使用寿命。”王伟在谈及研发初衷时表示,传统的固化参数调控主要依赖技术人员的经验,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证稳定性,这成为制约水性工业漆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瓶颈。

作为深耕化学产品研发领域多年的专家,王伟深知技术创新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他敏锐地意识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固化工艺参数的精准调控已成为可能。2022年初,他正式启动“水性工业漆固化工艺参数自适应调控软件 V1.0”的研发。

攻克技术难关,打造核心优势

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他首先面临的是数据采集难题。水性工业漆的固化受到涂料配方、基材类型、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积累大量的实验数据作为支撑。为此,王伟在实验室搭建了模拟不同工况的测试平台,开展了上万次实验,详细记录了在不同参数组合下的固化效果。“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从早到晚不停地进行测试、记录、分析,只为获取最精准的数据。”王伟回忆道。

在数据积累的基础上,他着手构建预测模型。这需要将化学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算法深度融合,是整个研发过程中的核心难点。王伟作为项目研发人,充分发挥自己在化学领域的专业优势,他积极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促进跨学科交流协作。经过反复试验与优化,他最终成功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固化效果预测模型,能够根据输入的涂料配方、基材信息、环境参数等,快速预测出最佳的固化工艺参数组合。为了提高软件的实用性,他还重点开发了自适应调控功能。软件能够实时监测固化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变化,并根据预测模型的结果自动调整固化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固化效果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此外,软件还具备数据统计分析、工艺参数管理等功能,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

2022年6月,“水性工业漆固化工艺参数自适应调控软件 V1.0”正式研发成功,7月首次发表。经第三方机构检测,该软件的参数调控精度达到95%以上,能够使水性工业漆的固化效率提升30%以上,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推动行业升级,彰显社会价值

“水性工业漆固化工艺参数自适应调控软件 V1.0”的问世,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青岛某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率先引入该软件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90%提高到98%以上,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近百万元。“这款软件彻底改变了我们依赖经验调控参数的传统模式,让生产过程更加稳定、高效。”该企业生产负责人对软件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该软件已在汽车、船舶、钢结构等多个领域的数十家企业得到应用,为推动水性工业漆行业的技术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王伟表示,软件的成功应用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在环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准调控固化参数,水性工业漆的 VOC排放量进一步降低,有助于企业实现绿色生产目标,为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技术型企业家,王伟始终秉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理念。他表示,“水性工业漆固化工艺参数自适应调控软件 V1.0”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他将继续对软件进行升级优化,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从化学产品研发专家到企业管理者,王伟在不同的角色中始终坚守对技术创新的追求。“水性工业漆固化工艺参数自适应调控软件 V1.0”的成功研发,不仅是他个人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我国水性工业漆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相信在以王伟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者的引领下,我国水性工业漆行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文/黄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