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治理筑防线,科学调度保畅通
发布时间:2025-09-01 14:41: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山东菏泽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广场秩序管理纪实
在山东省菏泽市的心脏地带,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静静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然而,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圣地,其前广场及周边区域的秩序管理,却长期面临着交通流量大、停车资源紧张、人流车流交织等多重挑战。尤其是在“世界牡丹大会”、“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及节假日期间,如何确保纪念馆广场及周边区域的畅通无阻,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自今年春季以来,菏泽市城市管理局主动作为,精准把脉,直面管理痛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统筹部署、细化举措,以精细治理和科学调度为双轮驱动,守牢安全底线、保障通行顺畅、提升管理效能,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红色地标,交通应对挑战
作为承载红色记忆的文化地标,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及前广场,是城市精神的重要标识,也是秩序维护的核心区域。纪念馆广场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紧邻繁忙的十字路口,日均车流高位运行。周边市中医院、二十二中、新天地公园等客流密集点环绕,距天香公园、工人文化宫、科技馆、大剧院等文化休闲场所亦近在咫尺。多重人车流在局部路网交织,平峰尚有拥堵,高峰尤显紧张。更为棘手的是停车资源不足:纪念馆停车场仅116个泊位,且呈“多主体、多需求”的复杂结构,有些车位被就医、银行办事、接送学生及游园车辆动态使用,泊位周转牵一发而动全身。每逢牡丹花会及重点节假日,团队客流集中涌入,“满位”状态下车辆在场外排队,天香路易形成“车龙”,道路压力与安全风险同步叠加。
精细治理,织密安全防线
针对泊位紧缺与秩序扰动的矛盾点,菏泽市城市管理局指导停车运营方菏泽智泊公司完善“人员值守+电子自动控制”的入场模式,优化系统算法,增设实时余位显示,打通“看得见、选得对、停得快”的关键一环。通过城区广场大屏、手机APP等多渠道联动发布泊位信息,引导车主错峰、绕行、分流,最大限度减少无效排队与场外聚集。同时,局部拓展“错时共享”空间,与周边单位沟通协调,探索工作日与节假日、白天与夜间的时段化共享机制,精耕存量、激活潜能,缓解停车紧张。
科学调度,打通通行瓶颈
围绕“防堵保畅、先安后顺”,菏泽市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包联专班人员与智泊公司工作人员紧密沟通联动,建立“前端探头、现场处置、后台联动”的工作闭环,把“安全第一、通道第一、出口第一”贯穿始终。对出入口的把控,要求守岗人员坚持文明劝导、耐心解释、方法得当,及时引导车辆“即停即走、快停快离”,确保通道随时畅通。针对大巴等大型车辆,依据承载条件弹性调度,在天香路沿线因地制宜划定停靠带与候停点,设置醒目标识与引导人员,实施“一车一位、即停即疏”。同时引入智能交通监测,实时识别车流峰谷并与交管部门联动,动态优化信号配时,提升路口通行效率,防止新增堵点乱点。
综合治理,规范有度提形象
在综合治理上,市城市管理局同步压实执法力量,督促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开发区大队所属大剧院中队、洙水河北网格管理两个中队以及牡丹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东城中队,加密对天香路、丹阳路、太原路等重点路段巡查频次。牡丹花会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对个别流动经营点坚持“疏堵结合、规范入位”,有序引导至赵王河北面广场规范区域经营,明确经营边界,既守住城市形象与通行底线,又兼顾群众生计。平时对北、南两个广场及周边占道经营实施“零容忍、严整治”,通过常态巡查与依法处置,遏制占道、乱堆乱放等行为,街面秩序持续向好。
问题闭环,常态长效见实效
管理“不怕问题,就怕问题不闭环”。包联工作人员将“发现一处、处置一处、销号一处”作为硬要求,对市容秩序、市政公用、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问题即时发现、快速响应。涉及跨部门事项,第一时间与鲁西新区精细化管理办公室、牡丹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菏泽智泊等会商研判,限时整改、跟踪复核,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见成效”。为夯实常态管理,明确由鲁西新区园林绿化部门7名工作人员固定值守,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动态养护绿植、精细保洁,实现环境与秩序同步达标。
领导重视,统筹督导强合力
广场治理的背后,是“现场掌舵”的强力指挥。市城管局把城区公共广场作为治理标杆,分管领导、党组成员、支队长高冠山多次带领专班人员深入一线,对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广场、大剧院广场、人民广场、会盟台广场、林展馆广场、火车站广场等徒步巡查。每到一处,既看市容秩序,也查市政、环卫与园林绿化设施运行;对问题当场指出、分析成因、提出措施、明确时限。通过以点带面、以例促改,推动管理理念、机制与作风同频升级。
联动联勤,织就协同作战网
管理要见效,协同是关键。纪念馆广场建立“包联专班+运营企业+属地部门+网格队伍”的联动机制,统一信息、统一口径、统一处置,形成“前台引导、中台调度、后台支撑”的全链条作战体系。无论是团队旅游的峰值到访,还是节庆节点的临时性压力,均能做到快速响应、顺畅衔接,有效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二次拥堵和管理断点。
数据赋能,细节处见真章
智慧化是精细治理的加速器。广场周边通过监控感知、余位发布、信号联动等数据链条串联,构建“人—车—位—路”多维数据图谱,以实时变化为依据调整引导策略,减少无效回流;执法巡查实现任务可视、问题可溯、整改可核,以数据支撑“精准巡、精准管、精准治”,让管理从“经验驱动”走向“数据驱动”。
民意标尺,服务温度可感知
城市管理的“硬指标”,最终要落到市民游客的“体感度”。广场治理坚持服务为先,通过温和劝导替代简单管理,通过合理分流减少等待焦虑,通过环境提升增强公共空间吸引力。市民与游客普遍反映,广场停车更有序、道路更通畅、环境更整洁,参与感与满意度同步提升。
自今年4月份启动广场包联管理以来,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广场及周边实现“零事故、零重大问题”,停车场运行安全平稳、进出高效有序,曾经易堵的节点明显改观。
以广场为纽扣,照见城市治理升级
从一处广场的秩序蝶变,可见一座城市的治理升级。下一步,菏泽市城市管理局将持续巩固已有成果,完善联勤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常态化机制,推动管理精度更细、服务温度更足、治理效能更高,为文明菏泽、品质菏泽建设贡献更多“城管力量”。同时,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拓展“泊位预测—客流研判—交通联控—场景治理”的一体化能力,推动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秩序之治,细微见功。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广场秩序管理的实践证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问题为导向的务实举措、以协同为抓手的系统治理、以数据为支撑的智慧升级,能够在最复杂的场景里实现最朴素的目标——让城市更安全、更通畅、更温暖。
(作者:菏泽市城市管理局/刘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