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百千万” | 珠海科技学院AI智航团
发布时间:2025-09-01 14:41: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号召,2025年7月3日,由珠海科技学院学生组成的AI智航团奔赴湛江市吴川覃巴中学,开展了为期六天的暑期科技支教活动。
课程以人工智能启蒙教育为核心,通过系统介绍和实战操作AI工具包,生动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着力激发乡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与探索欲望,为其拓宽视野、播种梦想,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教育振兴和人才振兴。
开营当天,队员们提前2小时到机房,将每台电脑都调试好——桌面摆着“AI工具包”。这一天,队员们没有向同学们讲解复杂的原理,而是通过“玩”的方式让同学们认识到:AI不是遥远的“黑科技”,而是在我们身边的、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
第一节课的主题是“AI训练”。团队成员选了最贴近生活的“水果分类”任务,提前给每台电脑装了Google Teachable Machine(一个能让新手训练模型的工具),通过手把手教学,帮组同学们调整“训练次数”“学习率”,解决“数据不够”“识别错误”的问题。通过一天的学习,同学们意识到,AI的“聪明”,其实是靠“数据喂出来的”,而我们平时拍的照片、发的消息,都是AI的学习材料。
第二节课的主题是“AI绘画课”。队员们选了DALL·E Mini(一个免费的AI绘画工具),向同学们展示AI画作“覃巴中学的夏天”,并向同学们讲解画作产生的原理。随后,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同学们在软件内输入“蓝色的天空下,覃巴中学的操场,有个男孩在跑步”等更为具体的信息,生成一幅幅更为生动、形象的画。而这一节体验课也让同学们明白了,即使是不会画画的人,也能够通过AI实现创作。
第三节课的主题是“AI制表”。队员们以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作息表为切入点,通过Excel的AI助手,引导同学们输入自己的上课时间、作业量、课余时间想做的事等等,让AI帮助自己生成一份初始版作息表,再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提出更多具体要求,让AI对作息表不断进行调整,最终形成一份满意的个性化作息安排。AI制表法的习得,不仅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工具,更是培养逻辑思维、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技能。
第四节课的主题是“AI作曲”。团队使用了GarageBand(一个能让新手做音乐的工具)的“AI作曲”功能,为同学们创作并展示了用AI作成的校园主题曲,引导学生“用情绪当旋律”,比如想做开心的歌,就选大调、快节奏;想做温柔的歌,就选小调、慢节奏,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理解并掌握通过AI实现用音乐表达情感。
第五节课的主题是“AI识别”。团队成员提前在教室电脑上安装百度AI的“图像识别API”,引导同学们用手机拍摄机房里的键盘、鼠标、显示器等,让AI对物品进行详细介绍。“这是英雄牌钢笔,生产于2023年,采用不锈钢笔尖”,一位拍摄自己钢笔的同学得到了这样的回答,他第一次了解到原来自己的钢笔有着这样的“秘密”。随后,队员们向同学们讲解,AI识别是基于每一件物品的特征,通过比对数据库,给出更为详尽的回答。
六天的覃巴中学支教,没有复杂的代码,也没有高深的原理,团队的成员们只做了一件事——让同学们学会用AI解决自己的问题。
珠海科技学院AI智航团怀揣着“百千万工程”的使命而来,致力于为乡村孩子“打开一扇窗”。我们希望通过生动的体验与交流,让AI不再只是遥远而陌生的“黑科技”,而是可触、可感、可用的日常工具,帮助他们将创意落地、让想象发生。只要勇敢尝试,AI便能带来无限新奇的体验与可能——我们愿陪伴每一个孩子,走进智能时代,拥抱属于自己的广阔未来。
下次,当你走进覃巴中学的机房,可能会看到:一位同学正在用AI画未来的覃巴中学,另一位同学正在用AI做高三的作息表,还有一位同学正在用AI给朋友写歌......这些,都是我们和孩子们的AI故事。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AI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