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 科技助力实践——山东科技大学打造多支社会实践团队并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时间:2025-09-01 14:47: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山东科技大学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到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中去,致力于发扬山科学子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让更多的大学生通过实践提升自我、奉献社会。
在全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展大背景和山东科技大学的积极组织号召下,山东科技大学有多支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假期前往全国各地实践学习,用创新的方式创新实践,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将山东科技大学的教育进一步积累和沉淀。
躬行实践,增强“凝聚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广西的临时党小组的微光志愿者团队,深入三江侗族自治县,致力于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团队以文旅融合为核心,创新非遗文化体验,设计了沉浸式侗画体验活动等,让游客深刻感受侗族文化。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木构技艺,团队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建立博物馆合作,开展研学活动。项目实现了非遗保护与乡村复兴的有机结合,创新地保持了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原始风貌和文化内涵,为守护传统价值提供了新思路。总之,团队在亲身实践中不断推进非遗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推广,为其他乡村社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该团队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团队,实践成果丰硕,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国家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图 1广西非遗传承实践团队
山东的微光志愿者团队开展了一段探索中医药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之旅。体验并推广中医药文化,助力乡村发展。团队分赴聊城冠县、临沂平邑县和济宁北湖,开展乡村振兴和中医药文化传承活动。在聊城,团队与三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体验灵芝孢子粉收集并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助力当地产业发展。临沂平邑的团队深入了解金银花产业,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济宁的宣讲团在社区普及中医药知识,增强居民健康意识,传承和推广中医药文化。各分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也有效支持了乡村振兴等国家方针政策。
图 2中医药实践团队
活动提升了当地农业竞争力,促进了中医药文化传播。志愿者们的实践故事是青春与智慧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更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
深入基层,增强“战斗力”
济南本地的微光志愿者团队深入基层,开展红色文化学习和社区服务活动。团队在社区服务中积极参与清扫和安全巡视,保障社区和谐。联合共青团天桥区委,团队开设暑期公益课堂,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资源和辅导,同时在双井社区开展书法、地理等课程,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社区归属感。在世贸·天城社区举办红色文化宣讲活动,通过互动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历史和革命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
经验启示
1.与教育相契合,促进综合全面发展。社会实践要与教育学习相结合,在实践的同时亲身感受。在实践中认真学习和思考。
2.深入基层,在群众中实践。活动开展需要深入基层,为人民群众服务,与人民群众的进行交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例如:广西非遗文化的创新为当地乡村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中医药小分队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竞争力,为当地民众带来市场红利。
点评
山东科技大学紧密结合实习学生的实际需求,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学习活动,并以此为亮点和特色打造“实践出真知”的实践教育。在山东科技大学的影响下,活动坚持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模式,以实践活动为中心带动所有同学提升自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成果。(杨铭皓/山东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