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佳”到“生态+”,核金建设以“两山”理念推动产业升级和生态复兴
发布时间:2025-09-02 10:16: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为肩负着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指明了新时代的航向。核工业金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核金建设)深刻把握“两山”理念的精髓,以“五心‘核’力生态智行”党建品牌为引领,勇当“转化”的探路者,“融合”的创新者,实践从“生态佳”迈向“生态+”的绿色发展新模式,以一座座废弃矿山的重生、一片片荒芜土地的蝶变,生动诠释着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的和谐共生,奏响生态复兴与高质量发展的雄浑乐章。
矿山焕新:抚平“生态伤疤”重塑自然生态底色
核金建设坚持生态优先,以工程技术修复自然基底,把矿山修复与土地再利用、文旅科普植入等业态充分融合,实现废弃矿山生态改造“以美入治”。其中,所承建的九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应急工程以九龙废弃矿山以“生态+”为核心策略,以现有地形地貌为基础,建设“湖景生态区+露营潜水基地+主题民宿+商业区”等特色旅游项目,通过生态修复实现矿山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调整、环境污染有效治理、生态植被有效修复,通过多元产业的融合赋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完成传统建设产业的绿色升级,实现了从环境治理者到生态价值创造者的华丽转身。
生态修复:探索“多田套合”护航乡村振兴新图景
核金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持续做优“土地整治+”文章,有序推进金华市婺城区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项目、金华和温州下辖多个县(市、区)的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项目等建设进度。承接的永康市古山镇龙山镇两镇万亩农田连片整治及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总承包+运营(EPC+O)项目,田成方、路成框、水成网、绿绕庄,秀美田园勾勒出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该项目是浙江省首批33个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之一,也是永康市首个采取“工程总承包+运营”模式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农田整治面积6830.89亩,核金建设项目团队通过实施“多田套合”模式,整合零散耕地、完善水利设施、修建机耕道路,将原本高低不平的“补丁田”变为宜机宜耕的“整装田”,有效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抢险救灾:强化技术支撑,守护绿水青山生命线
核金建设依托浙江省自然资源集团组建浙江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队金衢支队,与省地质三大队协同服务金衢地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力量在地质灾害防治救援、矿政管理、土壤质量提升等大地质服务领域提供较优服务,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两山”理念在风险管控和生态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2024年,在省自然资源集团党委和省总队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核金建设组织24名队员参加国家“应急使命•2024”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用无人机热成像、边坡雷达及全自动测绘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对滑坡体实时监测,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用技术支撑实现“排险除灾”与“两山”转化。
富硒开发:激活“自然富矿”赋能绿色发展新篇章
积极参与一系列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和富硒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究,核金建设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协助申报的浙江省兰溪市上华街道天然富硒地块获批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批天然富硒土地,推动兰溪市实现三产融合,打造“富硒+”模式产业链;先后承接并完成的浙江省土壤三普试点表层土壤调查与采样项目、金华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建设及富硒土壤详查项目等项目,以及目前正在开展的金华市婺城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金东区富硒土壤详查项目,运用现代地质勘查与数字化技术,精确绘制“硒地图”,实现资源禀赋的可知、可控、可用,为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新活力。
从生态治理的全过程参与到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核金建设将始终以“五心‘核’力生态智行”党建品牌为矩阵,继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的道路上实干笃行,在推进绿色转型中践行国企使命,不断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核工业金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汪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