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工程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

发布时间:2025-09-03 09:27: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焊缝表面平整了,但内部结构还要沉住气打磨,再来!”中交广航疏浚有限公司培训基地内焊花飞溅、机器轰鸣,1997年出生的“广东省技术能手”梁锦文在专注地打磨工件。目前,他正积极备战全国行业技能竞赛,朝着自己的“大国工匠”梦想稳步迈进。

近年来,中交广航疏浚有限公司全面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初心引领、匠心培育、暖心关怀”三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涌现出一批梁锦文式的高技能人才,构建起系统化、科学化的产业工人培养体系,为产业工人铺就了一条成长发展快车道。

初心引领,激发产业工人干事创业新动能

在马尔代夫蔚蓝的海面上,中交广航局旗舰耙吸船“浚洋1”蓄势待发。2023年9月以来,“浚洋1”轮在马尔代夫累计新建岛屿17座,供砂量超1000万方,并创下“10天填1岛”的施工纪录,成为中国疏浚事业的亮丽名片。

今年,疏浚公司持续深化“初心引领”工程,将讲堂搬到海上、把党课开进机舱,通过职工大会、班前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贯。夯实船舶和班组党建,注重从技术能手、青年船员和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加强劳模工匠事迹宣传,充分激发产业工人学技术、练本领、做贡献的内生动力。

匠心培育,构建产业工人成长快车道

2025年4月,疏浚公司“金广”轮船长刘正谦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感谢国家给予产业工人的荣誉。”从普通水手成长为“世界第一抓”掌舵人,从农村少年到省级劳模,刘正谦的成长历程是疏浚公司“产改”实践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疏浚公司大力推进“匠心培育”工程,每年选派约200名船员参加脱产培训,邀请国家级技能大师指导,推出“菜单式”课程和“清单式”服务,精准对接生产实际。疏浚公司将技能竞赛作为技能评价的重要手段,常态化开展“大学习、大比武、大练兵”活动,累计选派50余人次参加省部级赛事。通过“工匠创新月”“船舶创新工作室”“青年讲堂”等平台,鼓励产业工人参与技术革新和科技攻关。2022年以来,共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荣誉42项,取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大量创新成果源源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企业科研水平。

暖心关怀,打造幸福疏浚企业

“走,打球去!”傍晚时分,“万顷沙”轮甲板上的“海上篮球场”热闹非凡,船员们在海风中尽情挥洒汗水。船舶“职工之家”内,乒乓球、台球、跑步机等健身运动设施一应俱全,让海上生活充满活力。

疏浚公司将“暖心关怀”工程作为打造“幸福疏浚”的关键举措,建立了“职工之家”“海员之家”及广东省“幸福船员小屋”“爱心驿站”等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反向探亲、家属进项目等活动。同时,疏浚公司持续加大关怀力度,2024年以来开展送清凉、送温暖及定点帮扶等慰问活动6727人次,并推出“送医进船舶”等健康管理服务;组织开展“中国航海日”“优秀海嫂”评选等系列活动,不断增强船员职业获得感和归属感。

此外,疏浚公司不断健全产业工人参与治理机制,在重大改革和职工福利等事项中充分保障工人权利。实行宽带薪酬制度,配套证书奖励、技能津贴等综合激励,真正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切实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

未来,疏浚公司将继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中国疏浚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供稿:中交广航疏浚有限公司/程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