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下乡:山东科技大学赵春萌的社会实践之旅
发布时间:2025-09-04 09:18: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作为山东科技大学金融专业的一名学生,赵春萌深知理论知识需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在这个暑期,她主动参与由社区组织的“金融知识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着专业所学走进乡村,立志用金融知识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乡村金融认知提升。
她带着提前准备好的金融知识手册,主动走进村民家中,开展一对一的上门讲解。在走访从事蔬菜种植的张大叔家时,她得知张大叔正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却因不知道“怎么贷款、去哪里贷款”而迟迟不敢行动。赵春萌立刻拿出纸笔,一边画流程图,一边为张大叔分析:“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最适合您,利率低,还款期限也灵活,而且针对种养殖户还有专门的扶持政策。”她不仅详细讲解了申请所需的材料和流程,还提醒张大叔“一定要留存好贷款合同,按时还款才能保持良好信用”。同时,她还想起课堂上学过的农业保险知识,特意建议张大叔为蔬菜大棚投保,“万一遇到冰雹、暴雨这些天灾,保险能帮您减少损失,相当于给种植加了层‘防护网’”。张大叔听后连连点头:“以前总觉得金融是城里人的事,没想到对我们种地的也这么有用,多亏了你啊!”
除了给村民普及知识,赵春萌还主动联系当地农村信用社,希望能通过调研更深入地了解乡村金融需求。在信用社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设计了一份简单易懂的调查问卷,利用村民赶集、饭后闲聊的时间,挨个儿收集信息。半个多月里,她累计回收有效问卷120余份,通过整理分析发现:超过80%的村民有短期小额贷款需求,主要用于购买农资、扩大经营,但近六成村民因为“不知道政策”“怕手续麻烦”而从未申请过;还有不少村民对“信用记录”的重要性一无所知。针对这些发现,赵春萌重新梳理了信用社的贷款政策、信用体系建设等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页,在村里的公告栏张贴,还在集市上设了个临时咨询点,专门为村民解答贷款、征信相关的疑问。有位打算开小卖部的阿姨,就是通过她的讲解,成功申请到了5万元小额贷款,开业当天还特意给赵春萌送了袋自家种的苹果。
这次独自开展的社会实践,让赵春萌收获满满。在专业层面,她不再是课本上的“理论派”,而是能把“储蓄与信贷”“保险与风险”这些知识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建议,真正体会到了金融专业的价值;在能力层面,从一开始面对村民时的紧张局促,到后来能从容地答疑解惑,她的沟通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更重要的是,她深刻感受到,乡村不是金融知识的“空白地”,而是需要更多人用专业力量去关注、去服务的地方。
实践结束时,赵春萌把自己的调研成果和建议整理成报告,交给了信用社和村委会。她表示,回到学校后,会继续学好金融专业知识,未来还想参与更多乡村金融相关的实践活动,用自己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添一份力。而这次下乡经历,也成为她大学生涯中最珍贵的记忆——它让她明白,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独自在课堂里的埋头苦读,而是带着知识走进社会,用行动去温暖他人、服务他人。(赵春萌、山东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