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横龙街医保服务大提速:OCR技术赋能“家门口”报销10日达
发布时间:2025-09-04 14:32: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一、政策驱动下的服务革新
横龙街医保服务工作的高效进展,源于对国家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六统一”(统一事项名称、编码、材料、时限、环节、标准)和“四最”(服务质量最优、材料最少、时限最短、流程最简)要求的深度践行。在安源区“136”医疗保障服务标准基础上,横龙街创新推出“172”特色服务模式,以“村(社区)1天帮办代办收取材料、街医保专窗7天初审和复核、区医保中心2天审核支付”的闭环流程,将原本所需20个工作日的报销周期压缩至10个工作日完成办结,实现了基层医保服务的标准化与高效化。这一改革不仅响应了国家“放管服”改革号召,更通过流程再造和技术赋能,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居民可感的民生福祉。
二、OCR技术:效率提升的核心引擎
作为“172”模式的技术支撑,高精度OCR智能审核系统通过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精准提取报销单据中的关键信息(如药品名称、金额、诊疗项目等),并自动比对医保目录和报销规则,彻底改变了传统人工录入的低效模式。具体成效包括:
1.初审效率跃升:复杂单据录入时间从十几分钟缩短至几分钟,街道初审效率提升近50%,原本7天的任务常可提前完成;
2.审核精准度提高:通过结构化数据比对,有效识别不合理收费、超范围用药等问题,减少人工误差。
3.全流程电子化:单据扫描后自动生成符合医保系统要求的结算数据,实现从材料提交到支付的“无纸化”流转,大幅减少内部流转耗时。
三、服务模式重构:从“来回跑”到“零跑腿”
横龙街通过“三级联动”服务网络,实现医保服务“家门口可办”,村社区代办。居民仅需将材料递交至村(社区)医保服务点,后续流转、审核由工作人员全程代办,彻底告别往返奔波。例如,略下村罗女士提交7-8页、1.6万元费用单据,初审仅耗时10分钟;井冲村居民曾江的报销款第9天即到账,真正实现“零跑腿”;
线上线下融合:设立医保网上服务专区,开通“视频办”渠道,异地就医备案等业务可通过视频连线即时办结。居民李明在外地通过“视频办”10分钟帮父母完成备案,无需返乡;
特殊群体关怀:为老年人、残疾人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收件、专人帮办等服务,同步完善“电话办”“帮代办”等渠道,打通医保服务覆盖“最后一公里”。
四、行业改进:技术与人文的双重保障
横龙街业务经办的改进具有显著重要意义:
1.技术赋能基层治理:OCR系统与“172”流程的结合,使医保服务从“被动受理”转向“主动服务”,基层经办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例如,横龙街作为安源区首个具备报销材料复核权限的基层服务点,已将市级下放的19项医保事项服务清单拓展至21项,成为区域医保服务下沉的样版;
2.效率与温度并重:在提速的同时,横龙街通过智能审核与人工复核结合,确保审核准确性;通过组织经办人员业务培训,持续优化系统性能;
3.(本段不可用)可复制的改革路径:其经验与济宁市“15分钟医保服务圈”、湘东区“视频办”等模式形成呼应,证明技术驱动的基层医保服务创新具有普适性,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流程再造+技术融合+服务下沉”的改革范本。
五、未来方向:让服务“既快更暖”
横龙街下一步将聚焦工作重点:
1.做好智能审核精准化工作,借鉴“智能识别+人工校验”经验,通过建立强化经办人员培训,提升OCR系统对特殊票据(如手写体、特殊格式)的识别准确率;
2.(本段不可用)特殊群体服务升级:扩大“绿色通道”覆盖面,探索与讯飞医疗等智能风控系统结合,实现对慢性病患者、异地就医人群的精准服务,同时通过区块链存证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
横龙街以OCR智能审核+“172”模式为支点,撬动基层服务的“神经末梢”,让智慧医保真正成为居民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正如居民李明所言:“医保服务的提速,跑出的是政府的担当,暖的是老百姓的心。”(供稿:罗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