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三下乡“防护知识走乡社 ,日常健康入民心”基层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9-08 10:26: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2025年暑期,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防护知识走乡社,日常健康入民心”基层实践团深入多个基层点位,开展了一系列贴近生活、实用有趣的中医药健康宣讲与体验活动。团队结合不同场所、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精准设计内容与形式,将中医药文化种子播撒至社区、乡村等多场景,切实助力基层健康素养提升。

7月30日,天津市红桥区咸阳北路街道红旗社区:岐黄少年行

实践团走进红桥区红旗社区,专为青少年设计“岐黄少年行”主题活动。通过趣味互动、故事讲述及中草药实物展示,带领孩子们认识常见中药,通过“看、闻、触”等方式使孩子们接触到之前并不了解的中药,体验中医文化魅力,启蒙中医药知识,在轻松氛围中激发对传统医学的兴趣。此外,团队成员通过眼保健操的穴位教学使孩子们学会了规范的做操方式,从小养成保护视力的好习惯。在宣讲的最后环节,成员通过对医保政策的解读让孩子们从小了解我国就医的流程与报销政策。

中药材辨识

8月4日,天津市滨海新区福安里社区:中医护夏康学子惠乡邻

团队在福安里社区开展暑病与慢性病护理专题宣讲。详细解析阴暑与阳暑的区别,现场示范百会、合谷等防暑穴位按摩,推荐甘草绿豆汤等夏日药饮。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讲解中医调理方法及医保政策,帮助居民掌握自我保健技能,并让居民切实体验到穴位按摩的妙处。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对居民进行了义诊,针对每个居民的健康情况给出健康生活的建议,使中医智慧切实服务到居民。

8月15日,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段、六段、东大楼社区:“小手拉大手,医路同行”医师节亲子中医药体验

恰逢医师节,实践团连续走进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多个社区,以亲子家庭为对象,开展中医药体验活动。通过“闻香识药”,孩子们了解了甘草、麦冬、桑葚等多种中药材,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深深种在心里。通过穴位互助教学,家长和孩子们都了解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穴位,日后根据所学知识得以自行在家运用中医理念进行养生保健。在健康知识问答等环节,家庭健康管理意识,中医养生理念得以很好的传播。在活动结束之际,孩子们用笔画下了心中医生的形象以及自己喜欢的中药材。俏皮的色彩与丰富的画面正体现出了中医知识正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致敬医者仁心

孩子们认真听讲

8月18日,河东区东新街道冠云中里社区:暑病与慢性病护理

团队在河东区东新街道冠云中里社区居委会继续开展暑病与慢病护理宣讲,结合案例讲解防暑知识、急救步骤和慢性病日常护理要点,对常见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做出详细介绍,如高血压、糖尿病。随后,团队成员介绍了常用的养生保健穴位,并现场发放按摩梳具,教学穴位保健手法,强化居民实践能力,推动健康行为融入日常生活。此外,团队将几种常用的中药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让居民们自行观察、触摸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团队介绍慢性病防治

8月19日,河东区常州道街道祥泰公寓社区:夏季健康守护指南

在河东区常州道街道祥泰公寓社区,实践团进一步深化暑病及慢病管理主题,融入药食同源膳食推荐,使居民们居家时就可以自行进行食疗养生,将中医养生智慧运用起来。四季养生要领的解读使居民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不同季节进行不同穴位的按摩。医保报销政策的解读助力居民及时准确进行治疗,更加合理的运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消除了居民对中药价格的误区,切实提升社区群体防病治病能力。

这个夏天,天津中医药大学三下乡“防护知识走乡社,日常健康入民心”基层实践团的足迹遍布天津多个社区,一次次真诚的宣讲、一场场用心的体验,不仅传递了知识与技能,更连结了传统医学与现代生活,让医学智慧真正“活”在了百姓身边。从辨识一味草药、按摩一个穴位,到了解一项医保政策、掌握一种急救方法,我们见证着居民健康意识的觉醒,也感受到中医药文化在社区中悄然生根。

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青春的奔赴;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温暖的守护。实践团成员以专业致用、以热忱暖心,不仅提升了基层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医者使命与文化传承的理解。我们深知,健康中国之路仍需更多力量共同前行。未来,天津中医药大学三下乡“防护知识走乡社,日常健康入民心”基层实践团将继续不忘初心、深耕基层,以更丰富的形式、更贴近的需求,持续推广中医药文化,赋能社区健康,让更多人在家门口感受到中医的关怀与温度。(天津中医药大学:王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