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舟:笃实如磐!当好“北大门”的信号设备守门员
发布时间:2025-09-09 14:53: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盛夏正午阳光下的临湘站,线路上随处可见腾起的“热浪”。“给点了,大家严格按照分区检查设备。”只见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壮实的作业人员叮嘱完工友,便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就是广州局集团公司长沙电务段岳阳信号车间临湘信号工区工长蔡舟。
距离岳阳市区60公里,这段开车需要1小时20分钟的路,蔡舟往返了13年。他驻守的临湘信号工区,像一枚钢钉牢牢楔在京广线咽喉处,管辖着临湘、赵李桥、茶岭、羊楼司四个车站50余公里信号设备。每一组道岔的转换、每一盏信号灯的明灭,都关系着南来北往列车的脉搏。
2011年,21岁的蔡舟第一次推开赵李桥信号工区斑驳的铁门时,还是个对电务专业一知半解的“菜鸟”。工区老师傅们讨论设备检修时,他只能站在一旁干着急。“他们说的专业术语,我连听都听不懂,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蔡舟回忆道。
作为守护广铁集团“北大门”的关键工区,维护信号设备容不得半点马虎,“当时听师傅们讨论检修技巧,就像听天书,但我更怕自己成为安全防线的漏洞。”这个不甘落后的岳阳小伙报到第一天就在笔记本扉页写下“当好‘北大门’守门员!”8个字,下定决心啃下业务这块“硬骨头”。
此后,白天,他抢着背最重的工具包,跟着师傅们跑现场,一边看、一边问、一边记;遇到设备故障,他主动请缨上手操作,哪怕只是一颗螺丝的松紧度,也要弄懂背后的原理。晚上,别人休息了,他还在翻作业指导书、对照规章文件,不把当天的疑问解决绝不睡觉。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短短两年,这个曾经的“小白”,靠着这股钻劲,在同期青工中脱颖而出。
2013年,蔡舟报名参加段技术比武,却在第一次模拟考评中遭遇“当头一棒”——别人2分钟就能查出的道岔电路故障,他花了整整10分钟。
“那8分钟的差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我。”蔡舟没有退缩,而是开启了更疯狂的“魔鬼训练”。他把整张图纸拆解成几十个模块,反复模拟故障场景,“啃”透图纸。他为设备建立“病例本”,逐帧记录每一次故障现象和处理方法,总结规律,一有空闲就“缠”着高手取经,连吃饭时间都不放过。
几个月后的竞赛中,这个曾经落后8分钟的“追赶者”,在决赛现场以行云流般的操作惊艳全场——他不仅拿下长沙电务段ZD6+ZYJ7道岔检修与故障处理第二名,更因业务能力突出被提拔为赵李桥信号工区工长,成为当时全段最年轻的工班长之一。
从此,蔡舟在湘鄂省界扎根13年,如同一枚深铆在京广线上的铆钉,守护着集团公司“北大门”信号设备的安全稳定。每一次道岔的精准切换、每一盏信号灯的光色变换,都直接牵动着南来北往列车的安全律动。
一周最多回家1次,“北大门”的工作是孤独的坚守,更是无声的奉献。作为共产党员的蔡舟,面对一个站场上万个信号零部件的检修任务,常常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检查过程中蔡舟常常因为不停地蹲下、趴地检修而累得直不起腰。
“想家、想孩子,但我是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谈及常年坚守“北大门”的辛苦,蔡舟的回答掷地有声。
“做好北大门守门人!”蔡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暴雨抢险到冰雪鏖战,从设备改造到技术攻关,每一次急难险重任务的现场,都能看到蔡舟冲锋在前的身影。他用13年的坚守证明,共产党员的初心就镌刻在这一个个攻坚克难的日夜里。
“别人看到的是风雪,我看到的是责任。”蔡舟常说。13年来,这位“北大门”的守护者,用无数个这样的日夜,诠释着何为真正的“铁”担当。
近年来,“两化”建设深入推进、维修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蔡舟所在的工区也随之迎来显著变化。原有的4个信号工区完成整合,作为“大家长”的蔡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针对合并后设备制式差异问题,蔡舟组织ZYJ-7内锁道岔维护等专项培训,通过现场教学帮助工友们从专攻一站的“老师傅”转变为一岗多能的“多面手”。
为化解工资改革带来的职工疑虑,蔡舟主动担当“连心桥”。他坚持组织政策解读会,并设立诉求反馈通道,认真记录、逐条梳理职工在工时统计、工资分配等方面的意见,积极向车间沟通协调。凭借及时有效的上下联动,不仅确保了改革过渡期的队伍稳定,更在工区内部拧成一股绳,于2025年接连拿下区间集中修、大机清筛、脱杆捣固等硬任务,用担当扛起了重担。
今年京广线集中修期间,面对繁重的清筛任务,蔡舟带领工友们采用“仪器探测+人工复测+图纸比对”方式,精准绘制28.6公里电缆走向图,为机械作业划定安全红线。他详细记录每段电缆数据,白天监护施工,夜间整理资料,整整1个月吃住在现场,实现设备“零损伤”成绩,树立了施工安全新标杆。
工作中,设备的疑难杂症将蔡舟淬炼得愈发坚韧成熟;生活上,艰苦环境的坚守更将他这个“兵头将尾”锻造为团队的核心脊梁。
临湘信号工区刚合并时,为了让工友们更快能融入集体,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蔡舟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将球台一架,引导工友们乒乓球、台球等各式运动轮番上阵,出身汗,筋骨舒坦了,情谊也更热乎了……在京广线偏远的小站,工区真正像“一家子”,大家有活一起上,有事一起扛。
工作连轴转,工区大小事一肩挑,有一段时间蔡舟竟连着几个月没踏进60公里外的家门。妻子忍不住了,直接“杀”到工区来“查岗”。看着一脸怒容的妻子,蔡舟没多解释,默默掏出厚厚一摞近几个月的天窗作业单递过去“验明正身”,又牵起她的手,在工区整洁的小院里慢慢踱步。
面对这“铁证如山”,妻子脸上的冰霜渐渐消融,只能对蔡舟抱怨道:“什么时候你能把咱们家也收拾得像你们工区这样,整整齐齐、清清爽爽的,那我就真的没话说了!”
“把工作当事业,把工区当家园,把设备当亲人,这就是蔡舟。”岳阳信号车间党支部书记徐向升如是评价这位扎根一线的“当家人”。
有人问蔡舟:“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值得吗?”他望着墙上不断刷新的安全生产记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如果说磨砺有味道,那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想必让他尝到了世上最甜的蜜。(刘海燕、卓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