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新 “一体两翼三维联动” 模式 以数学建模赋能农业硕士培养

发布时间:2025-09-10 10:42: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年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紧扣国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战略导向,针对农业硕士数学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等核心问题,探索实践以数学建模为核心的“一体两翼三维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硕士创新能力提升注入强劲动能,取得人才培养与示范效应“双丰收”。

作为 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院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长期肩负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使命。但受生源结构影响,部分农业硕士存在数学与建模基础薄弱问题,传统课程体系难以适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求。为此,该校自 2016年起启动专项教学改革,锚定数学建模关键抓手,探索“课程—竞赛—科研”贯通式培养路径。

据了解,“一体两翼三维联动”模式以农业硕士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以“政策保障”和“本科建模成果反哺”为两大支撑翼,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全员参与竞赛、科研持续指导”三维协同发力,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培养范式。在课程建设层面,该校将《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纳入农业硕士培养方案,细分 MATLAB编程基础、建模基础、实践研讨三大模块,同步强化论文写作、数据分析能力训练及学术诚信教育;在实践考核环节,推行“全员参与”机制,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参与 1次数学建模竞赛或完成相关科研论文;在资源整合方面,充分依托本科阶段成熟的数学建模教学经验及《MATLAB语言基础》《数学建模》等省级一流课程成果,实现本硕优质资源共享、协同育人。

改革落地成效显著。截至目前,该校农业硕士在国家级、省级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斩获佳绩,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 4项、省级奖项 23项;依托建模实践开展科研创新,农业硕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科研论文 14篇,研究内容覆盖粮食安全、农村数字经济等多个涉农关键领域。据介绍,该培养模式于 2021年趋于成熟,不仅有效提升了学校农业硕士的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更在省内外高校中形成良好示范效应,为同类院校农业硕士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刘成志、李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