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石油根脉,赋能青春担当

发布时间:2025-09-10 11:00: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2025年暑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天府油峰·红心筑梦”实践队围绕油气开发领域的关键环节开展社会实践学习活动,涵盖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应用、从传统技术到智能化转型等多方面内容,旨在打通从实验室理论研究到现场工程应用的认知链路,深入了解石油工程的专业实践与发展现状。

科研基础:实验室中的数据支撑

实践队首先赴西南油气田工程院实验室进行调研。该实验室采用先进模拟技术,准确再现地下岩心裂缝分布状态,并对岩心的理化性质、渗透率、孔隙度及岩石硬度等参数进行精确测量。这些数据为油气开发的经济评价与方案决策提供了关键依据。

图1-实践队参观西南油气田技术研究院

通过量化分析,研究院能够科学评估开发价值与成本,支撑技术方案的制定。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观察到实验室历史资料与现有先进设备的对比,从早期手动计算到当前高性能计算集群的应用演变,体现出技术进步对油气开发领域的显著影响。

图2-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岩石材料

在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实践队进一步对地质勘探领域实验室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该研究院依托精密仪器矩阵,实现了从岩心分析到油气预测的全流程覆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岩心分析的自动化与精准化水平,增强了古环境重建的可信度与储层评价的全面性。科研人员通过“微观测试—宏观建模”协同机制,有效指导渗流模拟实验,优化压裂方案,提升油气预测准确率。

现场应用:智能化推动生产模式革新

实践队第二站前往西南油气田工程技术研究院与龙王庙总站中心站,实地调研智能化技术在油气生产现场的应用情况。

图3-实践队员学习磨溪8井相关精神

据了解,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的智能平台依托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生产数据,构建地下资源数字化镜像,为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体现出智能化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龙王庙总站中心站通过自控系统与设备控制系统实现无缝衔接,构建完整生产闭环。智能巡检车实时监控井场设备运行状态,电子方案审批系统实现了流程自动与高效化,绿色安全系统为安全生产提供全面保障。这些智能化设备与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与事故风险,提升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反映出油气开发现场管理向高效、智能化方向的转型。

图4-龙王庙总站中心站老师向实践队成员讲解智能系统

行业与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同

为深入理解石油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践队还参观了成都自然博物馆与成都市博物馆。

在地质矿产与化石展区,实践队通过观察地质标本与古生物化石,了解了油气藏形成条件与石油生成过程,认识到石油资源的形成历史与不可再生性。能源展区呈现了人类能源利用历程与现状,表明石油在当前能源结构中仍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展示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

图5-实践队在成都自然博物馆前合影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天府油峰·红心筑梦”实践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收获颇丰。实践队深入了解了油气开发领域的各个环节,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传统的魅力和自然的伟大。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实践队成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推动油气开发行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