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无纸化”,高效出行新里程

发布时间:2025-09-10 14:31: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不久前,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的话题不知不觉间登上各大媒体热搜,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根据铁路部门的通知,9月30日之后,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电子发票彻底接过接力棒。对于很多人来说,那些印着车次、日期、出发地和目的地的小小纸片,曾是大家旅途的见证者,也是一对对异地恋情侣爱情的铭刻者,承载了无数的期待与温暖,如今即将成为记忆的符号。但在这份怀旧之外,我们也清晰地看到,火车票“无纸化”绝非简单形式迭代,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便利与环保,为我们的出行开启全新篇章,是当今科技赋能生活的鲜活实例之一。

回望火车票的变迁之路,每一步都印刻着便捷化和环保化的追求。从过去硬板票时代,大家为了一张车票通宵在火车站排队;到软纸票时代,大家可以把车票塞进钱包里;再到磁质票时代,自助取票机前的队伍逐渐替代了人工窗口的长队。每一次迭代,都让出行少了几分麻烦,多了几分顺畅。从2018年海南环岛高铁率先试点电子客票,到2020年全国铁路实现刷身份证就能走的一证通服务,火车票“无纸化”的发展历程稳步前行。如今,全面停用纸质报销凭证,更是将此推向了新高度,旅客再也不用为找不到车票慌张,大幅度降低企业员工报销流程,减少发票管理成本。这不仅为千万旅客节省了宝贵时间,也大幅提高车站的工作效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火车票“无纸化”更是绿色出行的重要一环。2024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了惊人的43.12亿人次!一张看似不起眼的纸质票,乘以这个庞大的基数,背后是多么惊人的资源消耗,电子客票的全面推广,相当于直接将这些资源都省下。不需要大量纸张,就不用砍伐更多树木,不用消耗更多水资源和能源去造纸、印刷。这一步跨越,充分体现了铁路部门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的环保担当,为守护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贡献了力量与智慧。

当然,难免会有人担心纸质票没了后会不会给老年群体带来不便。其实,这样的顾虑早已考虑在内,针对不擅长用手机的老人,可以在车站自助机上打印字体放大的行程信息单,看得更清楚;人工窗口也会一直保留现金购票和凭证打印服务,不让老年群体被落下。过渡期内,车站还会加派引导人员和志愿者,主动上前帮忙,手把手教会老人如何操作。让车票“无纸化”的进程中充满温度,不落下任何人!

说到底,人们对纸质火车票的怀念,本质上是对旅行和回忆的珍视。那张小小的纸片,记录着出发的激动、归乡的迫切,也珍藏着许多令人难忘的往事。但车票的形态在变,我们对家的眷恋、对远方的向往却从未改变。刷身份证走过闸机的瞬间,是与旧时代的温柔告别,手机里的电子纪念票,会代替纸质票将每一段旅途都妥善留存,成为今天崭新的回忆。就像曾经让很多人焦虑的扫码支付,如今早已融入大家日常生活,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便捷方式。假以时日,电子票也会凭借它的高效与省心,成为我们出行的一种新习惯。

当最后一卷票纸在打印机中耗尽,我们告别的不是纸票本身,而是一个亲手握紧旅程凭证的时代。纸质票的谢幕,恰似一场精心策划的告别演出,掌声之后,是更便捷、更环保的新序幕开启。那些红色蓝色的车票终将会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而它们所承载的喜悦与故事,将继续在电子屏幕上闪烁,在每一个渴望远方的心灵中永恒跳动。这张曾经连接千里之距的纸片,最终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叶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