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余万协作资金“点金”赤水:民生暖心,竹业“狂飙”

发布时间:2025-09-11 09:10: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自东西部协作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赤水市精准聚焦民生改善与产业增收两大核心目标,高效转化协作资金,将其切实转化为惠民实效与发展势能,推动帮扶成果在基层落地生根、惠及广大群众。

在长期镇石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东西部协作民生改善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加紧进行路灯安装、硅PU场地铺设等作业,全力推进场地改造与配套设施建设,助力安置点人居环境提质焕新。该项目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新建1770平方米塑胶活动场地,修缮200平方米健康广场,建成后将惠及安置点3399名群众。

“目前我们这个项目整体进度已经完成70%左右,后期还有硅PU材料的铺设,以及路灯调试、篮球架的调试安装就完成了,预计在本月底前就能全面完工。”长期镇康桥社区监委会主任穆晓华介绍道。

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安置点群众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稳步迈进。即将投入使用的活动空间,为群众日常生活增添了新场景,也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现在他们在铺塑胶球场,老人吃了饭过后有娱乐的地方,可以散步、聊天,孩子们可以打打篮球,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居民曾庆琴笑着说。

民生保障持续提质的同时,东西部协作资金也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打造的“以竹代塑”竹系列产品生产线,正保持满负荷运行状态,经过多道精细加工工序,一根根楠竹被精准加工成各类环保竹制品,顺利推向市场。

“新的项目资金到位后,今年我们增加了两条生产线。以前每天竹条产量是3万条,现在达到10万条;以前每天消耗竹原料30多吨,现在是110吨,整体产能翻了两倍多。”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刘金鑫表示。

产业发展的红利,正持续惠及周边群众。新生产线投用后,不仅为当地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企业还通过上门收购竹原料,直接带动农户增收。此外,协作资金产生的收益通过差异化分配,让帮扶成果覆盖更多群体。

“我今年6月来这里上班,平均月薪能达到6000元,离家又近,能照顾家里,工作也稳定,非常满意。”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黎美君说道。

作为深耕竹产业多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始终秉持“以竹代塑、以竹代木、以竹胜木”的发展方向。此次东西部协作资金助力企业实现产能提升,不仅进一步夯实了企业发展根基,更推动赤水竹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稳步迈进。

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长陈银表示:“增加全新生产线后,我们年产能提升超过40%,现在每年可收购加工5万余吨竹原料,有效带动周边竹农增收和竹资源综合利用,同时每年还固定兑现5万余元的分红,进一步激励生产积极性,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了群众的增收,真正实现企业壮大与群众受益的双赢局面。”

今年以来,赤水市争取4000余万元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精准用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及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等重点领域。通过科学统筹、高效推进,切实盘活帮扶资源,让协作力量既化作惠及民生的“暖心工程”,又成为驱动发展的“产业引擎”,结出实实在在的发展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