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大行双向赋能 产教融合一站向新 建设银行设立苏州大学校园银行

发布时间:2025-09-12 11:16:0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开学伊始,建设银行苏州大学校园银行正式开业,并发布了“苏大CCB·青春E行”服务体系。活动现场,校领导、行领导共同为校园银行揭牌,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苏大分中心、建设银行个人贷款中心苏大分中心、“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也同步挂牌启用。自此,标志着名校、大行双向赋能的新地标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新场域正式亮相。

体系焕新,拓展综合服务“新主场”

坐落于苏大校园邵育楼区的校园银行,凭借着简约明亮的布景设计与轻松活泼的空间氛围,与青春洋溢的校园生活画卷融于一片。苏州建行聚焦校园高频活动场景,为学校与广大师生设计了高精度、贴身式、综合化的“金融+非金融”配套服务,并于活动现场正式发布“苏大CCB·青春E行”服务体系。

作为立足师生需求、打通便捷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金融主阵地,校园银行以智能化为引领、数字化为驱动,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办卡、转账、缴费、投资理财与金融咨询等基础业务,切实强化金融服务支撑。建行个贷中心苏大分中心还将为教职工提供个人住房贷款、消费贷款等金融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群体对征信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苏州大学毗邻古相门,相门的原名本是‘匠门’,是江南能工巧匠汇聚之地。苏州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培养了5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走出了50多名两院院士,是当之无愧的大国教育‘匠门’,”建设银行苏州城中支行行长表示,“相较于传统的银行网点,我们更希望校园银行能够成为一个开放融合的倾心枢纽、一个创新引领的贴心平台、一个面向未来的舒心驿站,通过特色化服务体系助力学校建设、服务师生成长。”

平台筑基,打造创新引领“强磁场”

来到校园银行的创新创业路演角,电子屏与海报墙展示了苏大校友的创业项目、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科普以及建设银行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介绍,为师生们了解行业前沿政策、体验最新金融产品提供了创新基地,会客厅的布置则为创新创业主题沙龙与“金融+孵化+产业”专题辅导提供了灵感空间。

建设银行以校园银行为载体强化科技金融赋能与创新生态营造,进一步发挥“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创业者港湾”及“投贷联动中心”等特色资源优势,专注科技金融产品研发、科技企业信用评价。通过助力更多创新成果完成从实验室到大市场的跳跃转化,形成“以研促产、以融助产、以产育才”的良性循环,深入探索具有苏州特色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路径。

“我是一名苏大毕业生,也是一名专注于科技金融服务的建行客户经理,因而对于初期创业者普遍存在的痛点难点有一定的了解,”建设银行吕经理表示,“基于科创企业高技术、轻资产、研发投入大的特征,建行将充分履践大行担当,帮助种子期企业链接平台、适配专家、对接产品,提供全周期、数智化、伙伴式、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推动资金链支持精准嵌入产业链、创新链中,三链融通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蓝海队伍,建设青春共创“新聚场”

穿过创新创业路演角,就来到了建行与学校共建的实践教育基地,也是建行与人社部门联动成立的就业服务站。

辉辉蕴宝光,穆穆含元气,吴越大地上琳琅满目的遗风流韵与日益蓬勃的发展活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全球人才定居于此、创新创业。通过整合政银校三方资源,校园银行成了一方为苏大学子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实习实践、社保办理的综合服务平台,与同学们携手演绎向上青春、奔赴无限可能。

建设银行将苏州大学校园银行定位为“学生自己当家的银行”,并遴选出5名学生组成了首批代理行长团队,开展轮值实践。新任“学生行长”的冒同学表示:“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我虽然是一名医学生但同样对金融行业充满了兴趣。在这里,我可以接触到建设银行最智慧、最科技的产品和服务,将所学金融知识转化到正规金融服务工作中,在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水平的同时,也为将来就业创造力更多可能性。”

未来,建设银行与苏州大学将继续发挥聚合效应,紧密围绕区域发展需求,把校园银行建设成为服务校园生态建设和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探索更为丰富的触达互动模式;持续提升“苏大CCB·青春E行”服务体系质效,为名校大行协同发展培塑“年轻力”,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拓展一体推进、一站向新的工作新格局。(苏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