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襄阳公司:创新工作室催生企业创效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9-12 15:40: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近年来,中石化湖北襄阳分公司以助力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带动思想破冰、攻坚聚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油赋能。9月,杨惠琳、陈龙、胡少剑3个职工创新工作室经专业线条评审、党委审定,从全省32个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分获技术攻关型一、二等奖,其中杨惠琳职工创新工作室“灌桶小程序”获技术攻关型唯一一等奖。
坚持党建引领,搭好凝心聚力大舞台。该公司通过基层调研和挂点帮扶,及时做好过程指导、技术纠偏。坚持多元党建攻坚,积极对接职能部门、兄弟单位,加速交流分享、互学互鉴。突出工作室实用性和复制性,注重从基层一线收集制约当前经营的痛点和短板,广泛鼓励新入职员工、高学历人才、多技能专家集思广益、发挥专长。今年以来,聚焦经营创效、新能源发展、安全环保等重点领域,累计开展跨线条交流学习20批次,对3个职工创新工作室送培送教全覆盖,深化资源整合、能力提升。
坚持服务经营,育好攻坚创效生力军。职工创新工作室紧紧围绕经营一线的现实需求、关键环节,结合自身所长,迎难而上,把制约当前企业发展的短板作为攻坚克难的跳板,当好爬坡过坎的先锋队。青年员工杨惠琳入职实习时正值秋收,大批等待灌桶农户的优惠申请亟待审核通过,不仅延误宝贵农时,也加剧了同事的工作负担。擅长计算机编程的她立即着手钻研,在省公司的技术指导下,研发“灌桶机器人”小程序,以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实现优惠开通自动化,大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农户满意度。自投用以来,7个月服务超12.2万客户,实现2.5万笔订单无错审批,节约工作时间3000小时,助力灌桶销量同比增幅4%。
坚持接续奋斗,跑好转型发展接力赛。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传帮带”作用,聚合劳模先进、高级技师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坚持开展“师带徒”“比学赶帮超”各类专项活动。深度发挥工会作用,积极协调地方工会及其他单位,丰富跟班学习、“线上+线下”多种培训载体,加快提升整体技能水平、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襄阳公司资历最深的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胡少剑把创新工作室打造为后备站长“孵化器”,以实物实景演练手把手传授油气回收设备检查和使用,推广应用“10查1闻1听1观察”工作法,助力襄阳公司2024年库站高级工11人、中级工30人、初级工38人均100%取得技能等级证书,油气回收检测完好率达到98%,节省维修费用近5万元。胡少剑说:“我要抓紧时间琢磨透LNG站和充电桩设备管理,用好创新工作室,增强专业人才实力,为襄阳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打牢底座支撑。”(赵晓溪、杨洋、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