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常态化作风建设为笔 绘就事业发展壮美画卷

发布时间:2025-09-15 14:59: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作风,是形象,更是力量;是镜子,亦是旗帜。在时代发展的关键节点,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已成为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必由之路。唯有让优良作风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才能为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动力。

强化制度约束,扎紧作风建设的“篱笆墙”。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构建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一方面,要立足实际,针对作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让干部职工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哪些行为是倡导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从源头上防止不良作风的产生。另一方面,要注重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制度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通过强化制度约束,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局面,为作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深化教育引导,拧紧思想认识的“总开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思想问题。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加强教育引导,从思想深处解决干部职工的认识问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参观等,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要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树立和宣传一批作风过硬、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让广大干部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此外,还要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剖析反面案例,让干部职工深刻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接受群众监督,打造作风建设的“透视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监督是最广泛、最有效的监督。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参与到作风建设中来。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开通举报电话、建立网络举报平台等方式,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受理、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并及时向群众反馈处理结果,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此外,还要注重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对作风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宣传报道,对不良作风问题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干部职工自觉改进作风。通过接受群众监督,让作风建设在阳光下运行,确保作风建设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强化制度约束、深化教育引导、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成果,让优良作风在思想中扎根、在氛围中熏陶、在实践中锤炼,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事业发展新画卷。

(作者: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委组织部/张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