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长龙”奔山而来,改写山区发展版图
发布时间:2025-09-15 14:59: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这个夏天,一座矗立在武陵山脉深处的“云端车站”火了。109万人次——张家界西站用这样一份破纪录的暑运成绩单,向世人展示着钢铁巨龙穿山越岭而来的磅礴力量,同样见证着中国铁路与壮美山川的“双向奔赴”。
要破解山区铁路的发展密码,不能只看列车跑得多快,更要看科技与工程创新的含金量有多高。渝厦高铁黔常段让张家界西站一跃成为跨省枢纽,贵广高铁以83%的桥隧比成就“超级铁路”美名,兰渝铁路百年梦圆、改写西部版图,还有那专门为山区研发的“Plus版隧道明洞”,为每一趟穿行于崇山峻岭间的列车装上“钢铁盾牌”。一次次“愚公移山”般敢为人先,换来的不仅有利国惠民工程,也是中国铁路以现代科技决战险峻天堑的生动实践。更值得书写的是,智能监控、无人机巡检、接触网防护网等“技防+人防”手段,正在织就一张山区铁路的安全网,背后,是“铁路人”守护每一段旅途的坚决承诺。
然而,真正的现代化不止于硬件提升,更在于服务的温度。面对汹涌客流,张家界西站“潮汐分流”从容应对,多语服务、智能证件识别无声传递着国际化标准;后坪站从一座普通小站变身“最美风景驿站”,诠释了铁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像K9262次这样悠悠穿行于山间的公益慢火车,几十年不涨票价、站站停靠,它或许不快,却成了深山百姓走出大山的“公交”,是孩子求学的“校车”,是老乡卖货的“致富车”。它提醒我们,运输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速度,更在于它是否仍葆有服务的初心。
把视野从钢轨延伸至更广阔的土地,铁路作为经济动脉的价值愈发清晰。渝厦高铁带活湘鄂黔渝二十多个旅游城镇,“黄金旅游走廊”雏形已现;贵广高铁让三江侗族自治县游客翻了几番,一条铁路激活一方水土;兰渝铁路则让秦巴山区的药材、山货源源出山,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输血管”。铁路“奔山而来”,带来的不仅是增长的GDP数值,更是带着温度、载着希望的发展之路。
当我们看到游客便捷地抵达张家界、村民挑着担子笑着登上后坪站的列车、地方特产通过铁路网卖向全国……这些场景共同拼贴出一幅“铁路与山川共舞”的生动图景,超越了交通本身的范畴,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最有力的注脚。
“钢铁长龙”奔山而来,奔赴的不仅是山河之约,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以创新为盾,以服务为心,以发展为使命,在这场与山川的“双向奔赴”中,写下的不仅是中国工程的辉煌篇章,更是发展温度与民生情怀的生动答卷。(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