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三十载 安徽建工水利赋能合肥蝶变升级

发布时间:2025-09-16 09:33: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自1992年承建合肥地标古井假日大酒店起,安徽建工水利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合肥深耕三十余载,700余名在肥职工日夜奋战,如今在肥年产值已突破60亿元,为合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图为合肥古井假日酒店)

筑城匠者:雕琢城市品质空间

安徽建工水利以精湛技艺为合肥打造了众多时代地标。1992年,31层、高148米的古井假日大酒店刷新合肥天际线,作为合肥首家五星级酒店,它是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招商引资发挥了关键作用。2015年建成的安徽省政协办公楼,采用BRB消能支撑系统、纳米涂层玻璃幕墙等创新技术,荣获“琥珀杯”“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被赞誉为“艺术品”。2024年落成的合肥市新站工人文化宫,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与完善功能,成为合肥新的“城市会客厅”,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图为滁合周高速合肥段)

开路先锋:编织城市交通网络

在合肥交通建设领域,安徽建工水利成绩斐然。2006年,金寨路高架开工建设,建设者们以“三天一立柱”的速度创造纪录,2008年通车后开启了合肥“高架时代”。2017年,长江中路提升改造工程保留法国梧桐,采用新型透水混凝土等技术,既延续历史文脉又注入时代活力。安徽建工水利还两度参与合宁高速建设,如今该高速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纽带。2025年,参建的合肥“大外环”北环线滁合周高速已贯通,西环线淮桐高速预计十月完成主体工程,将为合肥发展注入新动能。

治水兴城:守护城市水安全

安徽建工水利在合肥水利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1月通水的龙河口引水工程,年输水量达1.2亿立方米,惠及55万居民。在引江济淮工程中,攻克多项技术难题,采用BIM + GIS数字化管理,打造我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在巢湖治理方面,承建多项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让巢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2024年9月开工的引江济淮二期合肥市大官塘及五水厂加压泵站工程,将成为合肥市民的“生命之源”。

(图为龙河口引水工程)

科技赋能:引领数字建造新时代

安徽建工水利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工程建设迈向“数字孪生”时代。长丰县幼儿园项目应用BIM技术,施工效率提升35%,材料损耗降低22%,质量问题返工率下降60%。无人机巡检系统搭载AI视觉识别技术,巡检效率提升8倍。自主研发的“精云”智慧工地系统,已在百余个项目应用,实现对人员、物料、机械的智能化管理。公司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等,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拥有各类专利300余项。

三十多年来,安徽建工水利与合肥同发展、共进步。未来,公司将继续凭借匠心、担当、智慧与创新,在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征程中续写辉煌。(薛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