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专家巡诊进企业 闭环治理保安全
发布时间:2025-09-16 14:20: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这里的护栏已经损坏,需要立即维修,否则稍不注意就会引发高处坠落事故。”“高空作业时,要保证钢丝绳正确、合规使用。”“打磨作业时,要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今年以来,在承德市的建筑工地、生产车间、矿场一线,一支由工伤预防专家组成的“巡诊队”正活跃在安全生产一线。他们穿梭于各家企业,将“专家门诊”开进企业车间,以“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为企业安全“把脉开方”,筑牢工伤预防的“防火墙”。
上门巡诊: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
“市人社局组织开展‘专家上门’把脉活动,‘一对一’提供工伤预防培训和指导,进现场、细查访、找隐患,帮我们找出了很多以前没意识到的问题,还帮助我们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承德市建投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翻开《工伤隐患报告》,上面详细记录着工伤预防专家从车间人员的作业习惯、设备设施状态到作业环境风险点的诊断结果,最终锁定3项风险源。
这种上门巡诊服务模式,源于承德工伤预防机制创新。为推动工伤预防工作扎实开展,承德市人社局组建了一支由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伤预防专家、卫生健康专家等组成的“巡诊队”,推出“入企诊断——定制课程——跟踪督导”闭环服务模式,帮助企业改善作业环境,提升工伤防护能力。
在宽城京峰矿业有限公司,专家小组深入井下作业面、机械设备操作车间等多个作业场所,通过实地勘查、档案查阅、员工访谈等方式,帮助企业排查工伤风险。一旦发现风险隐患,工伤预防专家会对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开展针对性教学,指导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管理,优化作业环境,进一步排除风险隐患。
“以往企业的安全管理多凭经验行事,此次专家从专业角度指出了我们忽视的隐患,这样‘送上门’的服务可太实用了,我们工伤预防工作方向更精准。”宽城京峰矿业有限公司安全主管感慨道。
如今,承德工伤预防服务理念正在从“等企业上门”向“送专家入企”转变。
一企一课: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建筑行业‘五大伤害’如何防?高处作业要配齐‘三宝’并严格遵守规程,物体打击方面,施工现场设警戒线、清理杂物、避免立体交叉作业……”在承德宏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伤预防培训会上,安全专家正结合企业实际案例,为一线职工讲解工伤预防要点。
“定制”是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切实提升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伤防护能力,承德市推行“一企一课”定制化培训,根据企业行业特性、风险等级和岗位需求,量身打造“安全课表”:为建筑企业开设“防高坠、防坍塌”实操课,为矿山企业打造“井下安全规范”情景模拟,为制造企业研发“机械伤害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风险辨识、应急处置等模块,采用“视频教学+技能演示+互动问答”的立体化教学方式,让职工“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不仅如此,承德市还根据统计排查的全市工伤事故发生情况,在重点行业开展培训,分别针对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相关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班组长、工伤经办人员等开展集中式大讲堂,在扩大工伤预防培训覆盖面的同时,精准提升重点行业安全管理和工伤预防整体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培训60场次,覆盖重点企业20家,惠及职工6700人次。
闭环治理:从“隐患整改”到“织就安全网”
如何确保企业风险及时得到改善?如何确保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如何让工伤预防形成闭环?这其中,持续追踪、长期回访是关键。
为此,承德市人社局构建起“调研-培训-回访”的闭环治理机制,通过精准治理、定期回访、长期指导,推动工伤预防长效性、常态化进行。
在回访过程中,专家团队不仅会检查企业的隐患改善情况,重新评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还会针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持续追踪,推动改善。
“今年人社部门组织工伤预防专家为我们公司把脉问诊后,我们也接着开展现场工作环境巡查及隐患排查,改善职工作业场所和工器具,切实提升了安全生产工作环境。”承德中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排查出的工伤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整改,该公司对专家前期发现的隐患问题进行“复诊”,形成闭环治理,做到治理全面、彻底、无遗漏。
从隐患调研到定制培训,从改善落实到回访巡查,承德的工伤预防工作正在朝着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方向迈进。接下来,承德市将继续深化工伤预防闭环精准治理工作,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为职工安康、企业发展、社会稳定筑起安全防线。(孙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