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科技与人文,临海学子博物馆研学实践——科协牵头组织科普月活动系列之一
发布时间:2025-09-16 14:20: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滴答,滴答……”时间的诗意,在珈源钟表科普博物馆中轻轻回荡;“一双两筷,承载千年礼序”,文明的脉络,于华夏一双筷子博物馆内徐徐延展。9月13日,浙江省临海市临海小学三年级的70余名学生,走进位于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的两座特色博物馆,在触摸时间、对话文明的实践中,以童真的脚步,回应“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时代主题。
【钟表馆:巧手制钟表,童心悟时光】
“齿轮转岁月,指针记光阴。”作为浙江省内唯一一家以钟表为主题的博物馆,珈源钟表博物馆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与时间的诗意对话。临海市农村工作指导员、高级讲师陈秀珍为学生们讲述了从古代日晷到现代原子钟的计时演进历程,并通过互动体验,让孩子们沉浸于计时科技的发展长河。
在DIY钟表课堂上,陈老师耐心指导孩子们绘制表盘、组装指针与机芯,一件件独一无二的钟表在他们手中诞生。
三年级的王同学认真做好了一个钟表,他说:“我要把它放在书桌上,提醒自己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这稚嫩而真诚的话语,正是他们在手作中感知时光重量、在探索中读懂时间意义的动人见证。
【筷子馆:方寸见文明双筷承礼序】
如果说钟表博物馆是一场“与时间的对话”,那么华夏一双筷子博物馆就是一次“与文明的邂逅”。这座拥有800余件馆藏的专题博物馆,陈列了自春秋战国至当代的各类筷子文物,构筑起一部跨越千年的餐桌礼仪文明史。
“筷子虽小,却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礼仪。”当天,华夏一双筷子博物馆馆长李东升不仅为同学们讲解了筷子背后的文化内涵,还带领大家体验了“纺线筷”的制作工艺。同学们用五色丝线与七彩珠,亲手制作出一双双独一无二的专属筷子,将美好的祝福编织进古老的仪式中,在中华饮食文化里触摸绵延千年的人文温度。
“今天特别开心!没想到我们每天用的小小筷子,背后竟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真是大开眼界。”小余同学举着自己制作的“彩虹筷”,成就感满满:“我们用古人的工艺做出来的筷子居然这么美!希望以后还能继续体验更多的传统工艺!”
“研学不是简单的‘逛馆’,而是让孩子们在‘看、听、做、思’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既在钟表制作中感受科技精妙、领悟时间哲理,也在筷子文化中体悟文明传承、涵养人文素养。这一实践不仅生动诠释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时代主题,更通过沉浸式教育为青少年注入科学精神与文化自信,让“行走的课堂”焕发深厚的育人力量。
接下来,此类活动将持续开展,进一步完善临海市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体系,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科技强国战略注入蓬勃活力。
“未来,临海市科协将持续整合优质科普资源,联动各级科普教育基地,推出一系列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科普研学活动。”临海市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打造更多“可触摸、可体验、可创造”的第二课堂,在青少年心中深植科学种子,激发探索热情,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为培育具备创新精神与文化自信的新一代持续贡献力量。(胡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