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涛:《生态社区建设与评估导则》是一个实在并且管用的好标准
发布时间:2025-09-16 16:41: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中国网讯 9月12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核心主题论坛“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在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上,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组织编制的《生态社区建设与评估导则》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生态环境部首席法律顾问、法规与标准司原司长别涛对“标准”进行点评。
生态环境部首席法律顾问、法规与标准司原司长别涛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现场对《生态社区建设与评估导则》团体标准进行点评
别涛表示,生态社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做好生态社区建设规范化工作非常必要,非常紧迫。编制生态社区建设团体标准是贯彻国家倡导建设高品质生态社区的一个创新与探索,为全国各地县(区)域以下基层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规范化、可量化,好操作的团体标准。
他指出,“标准”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是创新性。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地到老百姓美好生活的最后一公里的社区场景;同时处处都体现了调动社区居民的主动性,以共建、共享贯穿全过程;而且把生态文明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产业生态等多个维度去构建,进一步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生态社区建设与评估导则》团体标准编写发布团队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陈桐林、邓继海、别涛、王春益、薛瑶、吴道源)
别涛认为“标准”有四个契合点:第一是契合环保法。特别是提倡了公民参与绿色、低碳、节俭、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第二是契合标准化法。“标准”是在生态社区建设方面先走一步的社会团体标准,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这样的权威行业组织发起、倡导与组织编制。第三是契合“美丽中国建设”大方向。美丽中国建设要在两大方面落地实施。一方面是要打造示范样板,而且要分别打造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的样板,也特别强调打造样板的时候要将基层社区治理纳入其中。另一方面是提倡全民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包括消费、餐饮、出行等各方面。第四是契合“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我国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六大目标和七大任务。六大目标是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七大任务指的是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这些内容都在“标准”里有对应的体现。对此,别涛认为这个标准的出台非常符合现在时代需要和国家现阶段发展,又非常接地气,值得大力推广,进一步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