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以科技创新赋能南昌市中心医院瑶湖分院建设,打造智慧医疗新标杆

发布时间:2025-09-17 10:06: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作为南昌市“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民生工程,由中建八局江西建发承建的南昌市中心医院瑶湖分院项目正以科技赋能建设,通过BIM技术全流程深度应用,打造省内医疗建筑领域智慧建造新典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床位数达1330张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极大缓解南昌城东片区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问题。

科技驱动建设,打造25万㎡医疗综合体的“智慧基因”。南昌市中心医院瑶湖分院项目位于高新区麻丘镇,总占地159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涵盖门诊医技楼、住院楼、感染楼等12栋主体建筑及医疗专项工程。作为“江西省医疗补短板行动”重点项目,其建设面临医疗设备密集、管线系统复杂、多专业交叉施工等挑战。中建八局项目团队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将BIM技术贯穿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构建“数字孪生”管理体系,实现工程建设精度与效率双提升。

BIM三维可视化模型全专业碰撞检测优化技术

在设计阶段,项目团队依托BIM技术搭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完成全专业碰撞检测与优化设计。通过对门诊楼复杂医疗设备管线进行虚拟排布,提前规避碰撞点300余处,减少现场返工率40%,节约工期近2个月。针对感染楼负压病房、手术室等特殊区域,利用BIM进行气流组织模拟与压力梯度分析,确保医疗功能达标率100%。

BIM施工计划动态关联与资源实时管控技术

施工阶段创新应用BIM进度模拟技术,将施工计划与三维模型动态关联,实时监控关键线路进度。通过BIM平台整合土建、机电、幕墙等12个专业施工数据,实现“一键生成”材料需求计划与资源调配方案,高峰期减少现场材料积压成本约15%。项目还引入BIM+GIS技术进行场地布置优化,将大型医疗设备运输路径提前模拟,确保重达8吨的核磁共振设备精准进场安装。

BIM与AI智慧工地大数据融合智能建造技术

作为中建八局“AI智慧工地”示范项目,瑶湖分院将BIM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指尖上的工地”。项目应用公司自主研发的AI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集成质量安全巡检、进度跟踪、物资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施工数据实时上传与分析。在医疗专项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展现出独特优势。针对手术室净化系统、ICU供氧系统等高精度安装要求,项目团队采用BIM+点云扫描技术,将现场实测数据与模型比对,误差控制在3mm以内,远超行业标准。中药制剂楼的机电智能化生产线建设中,通过BIM模型与设备参数联动,提前完成工艺动线优化,为后期GMP认证奠定基础。

BIM轻量化模型可视化交底技术及示范应用

项目创新采用BIM轻量化模型进行可视化交底,将复杂施工工艺转化为三维动画,累计开展技术交底培训60余场,惠及工人1200余人次,有效提升施工班组操作精度。项目获得南昌市建设工程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成为区域医疗建筑数字化建设标杆。近日,项目团队凭借BIM应用成果总结先后在国家级赛事中崭露头角,荣获“龙图杯”三等奖与“新基建杯”一等奖。这些荣誉不仅印证了项目在数字化技术应用上的扎实成效,更凸显了其在推动医疗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中的示范价值,为同类项目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力参考。

央企担当筑精品,中建八局以科技赋能民生工程。作为项目承建单位,中建八局始终秉持“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铁军精神,将科技创新与党建引领深度融合。项目党支部联合业主、监理单位开展“BIM技术攻坚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组建青年技术突击队攻克医疗专项工程医疗专业建设难题,先后获得专利11项、省级工法2项。这些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建设,有效提升了医疗建筑的施工效率与质量安全水平。

近日,项目团队牵头开展的“医疗建筑抗震节能设计与装配式智能建造技术”课题,聚焦医疗建筑的抗震安全、节能降耗与智能建造需求,通过技术整合与创新,成功获得中国施工企业协会工程建设企业科技创新大赛三等成果。该奖项不仅是对项目在医疗建筑技术创新领域探索成果的权威认可,更标志着中建八局在民生工程相关技术研发上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彰显了其在细分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

南昌市中心医院瑶湖分院的BIM技术应用与科技创新实践,为全省医疗建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经验。随着项目年内投入运营,城东居民将率先享受到“智慧医疗+人文关怀”的高品质健康服务,为健康南昌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