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泸西旧城镇:党建“大管家”激活 乡村自治“新密码”
发布时间:2025-09-17 14:54: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为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破解基层治理工作无人办事、无钱办事等瓶颈问题,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大管家”作用,在全镇建设11个村级共建理事会,45个共建小组,65个公共服务组,形成“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爱”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推动乡村治理效能全面跃升。
多措并举汇聚“治理力量”。依托党建引领“三个建强”举措,形成“党员带头、骨干攻坚、网格兜底”模式,为基层治理构筑“四梁八柱”。建强党员队伍,明确党员“责任区”和“示范岗”200余个,督促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建强干部队伍,以“内外兼修”提升履职能力,通过每周例会培训、上级交流学习强化能力,实施“后备干部培育计划”,建立“一对一”传帮带机制,培养储备年轻后备干部,不断夯实执政骨干。建强网格队伍,构建“党总支—网格长—群众”三级体系,划分187个网格,明确“六必访、六必报”职责,实行“网格积分制”激发网格长干劲,网格治理实效有型有感。
攻坚克难破解“治理难关”。坚持“以点带面”破解难题,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让自治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夯实。发挥党员干部引领和乡贤资源优势,发动乡贤建言出资,召开乡贤会议15场次,筹集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村内道路修缮、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依托公共服务组带动村民投工投劳清理垃圾25处、拆除乱搭乱盖50余处,有效破解了资源不足、参与度低等难点。依托“小手牵大手”“志愿服务”“爱卫活动月”“攻坚月”等开展大清扫、大整治行动300余次,清理各类陈年垃圾4000余吨、沟塘河渠6处、畜禽粪污1200余吨,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有效攻克环境治理痛点。
示范引领打造“治理样板”。以秧田冲为试点,探索“支部带村、民主治村、家风润村”的新治理路径。建立“共建理事会+5步工作法”,党员带头“一出四捐”,带动50余户完成墙体粉刷0.9万㎡、清腾绿化1.3万㎡,推动治理模式从“干部干、群众看”向“一起干、齐点赞”转变。推行“一诺三定”机制,将村务分解为实事项目。建立“4+40”网格包保,13个责任区明确管护责任,村民门前挂牌定责,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征集优良家训303条,以网格为单位亮出家风家训,打造“五福临门”文化阵地,定期评比“八好”榜样,成立4支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四劝”“三带”有效推动移风易俗。(云南泸西: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