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南昌市图书馆项目与南昌大学师生开展观摩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7 14:54: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日,由中建八局江西建发承建的南昌市图书馆新建项目现场迎来了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100余名师生代表。本次活动以“低碳建造与智慧施工”为主题,通过实地观摩、技术讲解与互动交流,搭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平台,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现代化建筑工程的技术创新与绿色理念。

聚焦低碳设计:探索绿色建筑新路径

活动伊始,项目技术负责人带领师生们参观了项目的低碳建筑设计展区。据介绍,南昌市图书馆项目严格遵循“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在设计阶段便融入多项低碳技术:

新馆以“外延至远,内聚向心”为核心理念,充分适配南昌气候特征,将节能降碳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其不规则扇形造型最大化利用青山湖景观资源,同时通过被动式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外立面采用双层幕墙体系,内层隔绝热辐射,外层遮阳表皮降低空调负荷;室内中庭利用空气热压效应实现自然通风,夏季可降低中庭温度3-5℃。“项目从设计阶段就锚定‘零碳’目标,计划对143种零碳建筑技术从建筑设计、低碳建造、低碳运行、低碳行为、监测与判定等技术领域进行应用示范。”项目管理人员介绍。

师生们对项目“被动式设计优先、主动式技术补充”的低碳策略表示赞赏,认为其为未来城市公共建筑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参考范例。

严守质量关:精细化管理铸就精品工程

在施工现场,师生们重点观摩了项目的质量管控体系。项目团队通过“样板引路”机制,对砌筑样板、墙面抹灰、地坪浇筑等关键工序设置实体样板区,并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确保施工精度。此外,项目开展全过程质量监督,建立“日巡查、周联检、月考核”制度,实现质量问题“早发现、早整改”。

“从毫米级的构件拼接误差控制,到严苛的材料进场验收流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在工程实践中的落地。”南昌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李同学表示。

创新技术赋能:智慧建造引领行业升级

施工新技术展示环节成为本次观摩的“重头戏”。项目团队现场演示了BIM+AR技术在施工模拟中的应用——通过实时叠加三维模型与现场实景,帮助工人精准定位管线走向;同时,项目采用的装配式钢结构构件实现了80%以上的工厂预制率,较传统施工减少现场作业量60%,缩短工期近20%。

智慧云平台:数字化运营开启管理新范式

作为本次交流的核心亮点,华中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云建筑运营平台”引发师生们的热烈讨论。该平台整合了项目进度管理、成本控制、设备运维等模块,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现场数据,结合AI算法实现进度预警、资源优化与风险预判。例如,平台可根据混凝土养护温湿度数据自动调节养护措施,确保结构强度达标;通过劳务人员考勤与技能数据库,实现劳动力的动态调配。

“平台将‘建造’与‘运维’数据打通,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信息化负责人现场演示时表示,该平台已在中建八局多个重点项目推广应用,累计节约管理成本超15%。

校企互动共话发展,实践育人成效显著

在交流座谈会上,师生们围绕“低碳建筑未来趋势”“智慧建造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教带队老师表示:“此次观摩让学生们将课堂理论与工程实践深度结合,中建八局在绿色建造与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案例。”

中建八局江西建发总工程师刘振龙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通过设立实习基地、联合科研攻关等方式,共同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

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南昌市图书馆项目在绿色建造与智慧施工领域的标杆实力,更搭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桥梁,为培养新时代建筑人才注入实践动能。据悉,南昌市图书馆项目预计2026年竣工投用,建成后将成为集阅读、文化、科技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张俊)